2011年2月11日星期五

经典与阅读

经典构成了一个话题,而经典的注疏,则构成了以经典为中心的讨论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性的系统,正如同不断有人加入的讨论会。

经典结束于讨论会的终止,当有一天没有人在关注和讨论这个话题了,就意味着经典已经被人们所遗忘。经典的意味也就结束了。

那我们与经典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有人认为,经典是天然的教师,而教育则是经典与人最为直接的关系。但这无疑忽略了,经典并不能主动产生教育功能,而只是被动的被人阅读。因此,如果没有阅读,教育功能也就不能真正显现出来。

另一方面,单纯讲经典作为教育,也同时将受教育者作为了被动之人。因而,缺乏主动阅读的动力。因此,将经典当成教育的思路,无疑是片面的。

那如何定义经典与人的关系呢?我还是确定,经典作为时空公共空间的主要交流对象。只有经典,作为连接时代之间人与人交流的纽带。在这里,并不存在绝对的经典阐述者,而只有时代性的主持人。在这个交流空间内,我们可以进行无性的交流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讲,经典的教育功能才能实现。

因而,单方面的教育,本身不构成语言生成。而只有将语言进入经典时代性的讨论,才生成新的语言和话题。只有将这种话题不断地持续下去,方可以形成永恒性的经典。

因此,经典与注释,就是不断以经典为话题,不断的对话形成的语言空间。经典是每个民族语言汇聚的渊薮,在这个对话的空间内,方可以最大化地学习历代的语言和形成新的语言。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