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

书斋里的焚书

去年接待了一批从台湾过来的图书,是杨周焯先生遗留下来的。这批图书进入书楼没多久,就因为宣传部的一纸禁令,被封存了起来。据说,这批书还有被焚毁的可能。

这是真的吗?将图书收集起来,就是为了方便焚毁?也许是真的吧,他们对于图书就视作是思想的烈火,如果不将它们焚毁,也许自己就会被烈火焚身。这是他们——那些恐惧知识人的看法,而我看到的则是对于人类知识的恐惧和蔑视。他们认为知识危害到了他们的权力,因而要将其焚毁。

如果,我生活在秦始皇的时代,就会默默无闻,无言以对。如果我生活在满清的文字狱时代,也会沉默无语。但正因为我们反感焚书,反感专制,所以才建立了新社会。而这个新社会竟然要求我们进行焚书,这才让我感到尤为的不解?甚至,学生们被教会某些图书是反动的。究竟什么是反动?

大学里面有焚书的冲动,这让我不禁想起布鲁诺的火刑。这种扼杀知识的冲动,竟然在大学和图书馆里正在进行,就让我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凉意,也许我们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现代和宽容。

Read more...

书店里的爱书人

爱书人,我们一般认为是读书人,认为只有读书的人,才会爱书。事实上,到一个书店一看,就知道是否是爱书之人开的书店。我有幸见到过几家爱书人开的书店。

第一家是我在北京时,经常光顾的豆瓣书店,老板卿松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其人爱书如命,经常跑东跑西去抢书。有一次,贵州出版社的朋友对我说有一批库存书要处理,后来我就跟卿松联系了。结果,他对我这个朋友说,这批书我要了,只要书好,再贵点也行。这就是爱书人的可爱的话。

另一家是我回到贵大之后,在新朝阳村开的智慧斋书店,老板是一位老江湖了。书店里的书也是非常的不错,至少在我看来有很多珍稀的好书。当然也有一些比较一般的书。当我对他说,不妨把这些书处理掉,再进一些好书的时候,老王就对我说,再不好的也是书啊!

爱书如命,正是这类人的普遍心态,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生命,而看着他们的生命不断成长和壮大,就是他们的心愿。昨天,我跟老王聊天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理书上架,看着他的子女在旁边如无其事的样子,我就对他说,怎么你孩子不来帮忙呢?他说,他们跟我不一样的命啊!

也许,爱书如命只是少数人的命运,他并不能通过血缘遗传,也许某天这种命运就会绝种,也未可知呢!

Read more...

闭门造车与学术研究

曾经陆象山与朱熹有一段关于读书的争论,朱子认为学习就是读书,而陆象山问到,世间无书时,又如何学习?这点上非常的重要,他点出了知识究竟来自于何方?

至于今日,我们很多学者仍将知识等同于读书,也就是闭门造车式的学习方式。这点上,陆象山的反问仍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校中读书,这当然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问题在于知识在当下是否仅仅是对于传统的延续。在这点上,我们必须还要看到,知识除了书本之外,还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恰恰是世俗性的诉求,推动了校园内的知识发展,或者对于人文研究而言,就是刺激了人们对于传统的再认识。

也许,会有朋友说,如果我们加入了现代意识的话,对于古典的认知是否就已经走上了歧路了呢?对此,我想重要的不是走向歧路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会走向古典的问题。毕竟,我们从古典中寻找现代社会问题的答案,这需要一种勇气。但我看到的恰恰不是向古典寻求当下问题的答案,而是将当下作为解释古典的根据。这种意识本身就是对于古典学习的闭门造车式的研究。

我们看到,如果我们是以现实性的需要,对古典进行学习的话,我们就必须保证古典的差异性,从而寻找差异性的答案。而闭门造车则完全不同,由于他们根本不了社会,因而他们往往转向了六经注我的研究模式,往往会将古典扭曲,往往成为以自我为中心,而牵合古典证明自己的文字。

当我们宣称,某种独立性的研究与写作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在想,是否他们又开始了某种运动,这种思考是否是有价值的,抑或是自我膨胀的结果。对此,越是自我宣扬的文字,我越是冷眼旁观,越是宣称自己替圣人立言的时候,我越是在想,是否又是在自我吹嘘,自我膨胀。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鲁迅说得好,我从来不禁用恶意去揣测某些人的想法。正如,我根本不相信言行不一的虚假谎言。

Read more...

思考的勇气

思考很大程度来源于阅读的积累,形成的思考,回过头去找到思考的源头,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失去了最为基本的形式。

就如同,我对于社会转型的思考,这来自于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刘小枫的《社会理论绪论》也对于我的思考产生过影响,而更重要的是我对于农村与城市生活的思考,本身就是一个迫使我思考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我来反思自己思考的来源的时候,就很难说清楚思考的源头究竟是那个。

而正因如此,我在表述自己思考的时候,就经常会感觉到来自于两方面的压迫,第一个就是重复性的思考,由于这些思考正如来自于前面所述的文本与现实,因而具有了类型上的相似性,但是我经常混淆自己与上述思考的关系,经常会因为别人说过,自己就不好再继续说下去。

另一方面,我也经常会感觉到,这些思考由于缺乏实际上的论证,更多是停留在思考层面,因此就缺乏表达的勇气。而这恰恰是自我封杀的证明。

由此,我们发现思考本身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将思考表达出来,更是艰难险阻。对于我来说,这一切似乎正在过程中,虽然并不能一时改进,但是却能找到文字本身的乐趣所在。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困难。

思考需要表达,需要通过文字来证明思考,思考需要文字来证明其存在的意义和效用。这也许,是我对于思考和写作的一些反思,某种意义上讲,我是对于自己的反思,也是对于当下学术的反思。

Read more...

对于写作

文字的表达,在中国始终就是一个神圣的事情,会表达的人,在过去就被人是社会贤达,但是在教育普及的今天无论是文字表达还是语言表达都是一件可欲和必须的事情。事实真有这么简单吗?

对于文字的表达,从小学开始就有作文课,但是作文写作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一个困难的事情,我无法将虚构的事实写出来,而真实的事件是不受欢迎的写作。因而,我总感觉到写作是一件窒息的事情。而我的思考,从来不涉及这一点,也就是究竟谁是对的?

写作对于一个人可以说是表达,当然这比语言表达要更加进一步,毕竟写作和语言表达之间还是有距离。在文字的表述过程中,语言的表达可以存在某种逻辑意识,也就是需要将语言更加逻辑性地表达出来。语言表达的空间性,就不如文字的直观表达,在这层意义上,文字更加具有客体性的特征。而这一特征,恰恰是文字超越语言的地方。而这也是文字要难于语言的地方。

我对于这种认识,一直是朦朦胧胧的。一直以为只要思考清楚,就可以写作清楚。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思考仍需要文字重新梳理,而思考在缺乏文字的准确表达的时候,其实思考也是在朦朦胧胧之中。

正是由于缺乏对于文字表达的正确认识,所以对于文字的训练一直缺乏系统性。而我对于文字的感觉,其实更多是模仿意识,而并不是创作意识。在这点,缺乏写作勇气也大大降低了我写作的冲动。而缺乏写作勇气和训练,有加剧了我写作的困难。而我一再将写作拖后,也正因如此。

对于文字表述,我现在想,需要的是表述清晰,而不是优秀表达,在不断地写作过程中,不断熟悉写作的感觉,而在表述过程中,逐渐熟悉表述思考的能力,也许比一开始就单纯地进行语言训练要有效的多。

至于,以后的写作训练,我想重要的在于写作本身的乐趣,而不是对于写作的责任。在写作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思考,而在思考中找到写作的动力和勇气,也许是我下一步的目标。

Read more...

不能写作,就不敢阅读

这是我现在的一种心态,由于没有文字上的训练,缺乏写作的信心,因而就缺乏阅读的兴趣。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缺乏写作的勇气,就不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表达的欲望,也就失去了写作的动力。这样一个恶心循环,恰恰就是我所最担心的状态。

在这点上讲,我周围很多朋友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担心,为了自己的文字和浅薄而担心。但是,我知道这样的事情并不存在,人应该对于自己的思考有所信心和勇气。应该正视自己的阅读与思考,而这就需要将自己的阅读与思考展现出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大脑之中。

前面我已经提到过,如果不讲文字从大脑里带出来,就无法形成自己与自己思考的对话,而这个阅读与对话的过程,恰恰就是自我进行确认的过程。而我们现在的学术体系,恰恰并不是最好的教育体系,你在学术的文字中看不到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人们追逐着好奇与琐屑的乐趣,而对于阅读经典失去了耐心和信心,这样的一个学术体系,最终产生的都是一些缺乏阅读勇气和写作力量的年轻人。

对此,我想重要的并不是如何进行学术探讨,而是将学术探讨诉诸于教育及其人格培养中去,阅读和写作一旦失去了阅读对象,就意味着写作的失败和思考的空虚,这恰恰是学术思考的敌人。

我在这里,进行的恰恰就是一场力量不均衡的战争,我必须全力以赴,正如陈垣先生曾经说过的,他们都是在匡汝,汝必须自己进行研究。这恰恰就是学术的真谛所在。

Read more...

再谈阅读与书写

对于这个论题,我已经谈论了不止一次了。昨天晚上,我跟爱人在看了《伟大的书》之后,又谈论起这个话题。对此,我的爱人认为,阅读并不意味着写作。而且对于书中的阅读经验表示谨慎的怀疑。这也就是说,我们看着他们写得热闹,但是我们未必有这样得写作乐趣和写作技巧。但是,我表示不同意见。

由于,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是两件事,我们将其混为一谈,当然有所不足,毕竟通过以往的经验来说,我们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与阅读时的接受感觉完全不同。因此,将其扭结在一起,貌似不妥。更重要的是,一旦我们将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容易为了写作而将阅读过分关注某一点,这反而不利于阅读的完成。

在这点上,我也是同意的。只是,我很多时候,在阅读之后,有很多话要讲,而当我有了讲述的对象之后,就容易忘记还有一个写作的任务,因而阅读之后就往往无所得——大多数很快就忘记了。因而,当我知道阅读之后,还会有听众的时候,我就很容易集中精力将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讲述下来,从而能够得到类似于讲述的作用。事实上,我现在也是在一个类似于封闭的环境中读书,因而写作就格外的重要。我不仅要将阅读变成文字,而且要将文字成为一种公共性的表达。

在这点上,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似乎就理顺了。至少,他们不再是为了阅读而写作,也不是为了写作而阅读,而是一种写作的快乐与阅读的快乐的结合。当然,这似乎有些理想化,但是没有这样的理想,也许正常的阅读和写作就无法开展。

Read more...

移民与黑帮

多年前,看到朱学勤的“政府是合法的黑社会,黑社会是非法政府”的时候,曾经感觉眼前一亮,后来读到《教父》的时候,才发现,他不过是抄袭了其中现成的说法而已。

对于教父本身而言,小说描述了一个因西西里的仇杀,而逃难到美国纽约的大亨的发家史。在这部结构完成,故事独特的小说中,考里昂教父的神通广大给人深刻的印象,而我关注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教父所组成的“家族”。

教父之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的主人公,重要的原因,正是对于教父二字的阐释。能够在现代法律环境中,通过血统和类血统,组成一个独立的社群。在这个社群中,是以教父为核心的一个家庭及其组织系统。对内是父亲,而对外也是重要的权力交换者。这样的一个权力构架,在现代社会意味着什么?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通过对于传统血亲社会的转型,而教父这个故事中,我们很容易地看到,这个转型是通过移民来完成的,但是另一方面,为了抵御移民—转型带来的阵痛,他们自发形成了社群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成功模拟了西西里的家族构架,而在当下美国产生了具体的影响。

在小说中,考里昂教父对于自己家族的统治和对于社会的看法,别具一格。他认为现代社会的各式各样的税收、政府和机构,都是寄生虫,都是对于贫民老百姓的剥削和压迫。因此,组成一个以教父为核心的组织,恰恰就是为了对抗来自于社会的不公和压迫。在故事开头的司法不公正,恰恰就是美国社会的侧面描写。

对此,我看到作者并不是一味地对黑社会进行揭露,而是将整个社会与黑社会不断做着比较。在某种视角上看,这种黑社会本身就具备着现代社会不具备的种种优势。而黑与白的对抗,并不是以光明作为结局,而是通过二代教父对于家族的合法转型来作为结局。这一结局,充满了戏剧意味。也就是,作为一个漂白的大亨,他从传统意义的黑社会,转型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而这个转型,既代表了二代移民从意大利人的身份,转型成为了现代美国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现代社会中的企业,再也分不清谁是黑帮或者清白的企业。

对此,作者的用意,其实在提醒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权力阶层,某种意义都是黑社会,从这个角度上看,朱学勤的那个说法,似乎还是保守了,应该说所有的政府都是黑社会,也许更为恰当一些——更准确的说法,就是美国政府就是黑社会——奥巴马作为教父,也许可以称现任美国政府为肯尼亚帮?

Read more...

面对屏幕

对于整个屏幕来说,文字就是一个符号,对于符号的堆积,没有一个人拥有勇气和力量。至少对于我来说,文字本身还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力量。我在北京的生活,就是存在于一个不能说的地步,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如何表达。

现在的我也一样,就如同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总害怕说错。事实上,只有不断练习说话,才知道什么语言和文字才是适合自己表达的工具。而我们始终将语言视作神秘的话,我们永远不知道语言究竟能做什么。

在这点上,我面对屏幕的时候,尤其能感觉到文字本身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力量,在文本上我看到自己的思考,变成一行行一串串的文字,这时候我总在想这是不是自己与自己在对话,或者根本就是分裂成两个自己的对话录一样。这样的语言本身就被自己客体化了之后,就让自己能够逐渐认识自己。

对此,我看屏幕,就是看到一个表达的自我。在自我的表达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语言和思考。从中我能表达什么,思考什么,就一目了然,不像在大脑之中的混沌。对此,这个文字的表述其实正如我的努力一样,是自己得思考不再是自言自语,而是找到一个表达的对象。

我不知道自己,而写作和表达正是一个了解自己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对此,很多人有各式各样的理解。但是,我的理解比较独特,就如同文字本身就离开了自己一样,自己也是自己的一个读者,是否满意,就能直观地看到表达的结果。而且很快就能对其作出回应。

这个文字的表述,就如同文字上游戏一样,文字和自己都是参与者,乐不思蜀,乐在其中。这种游戏就叫做创作。

Read more...

2011年5月23日星期一

大学与教会

随着大公教会的兴起,西方似乎完全笼罩在神学的范畴之内。无论是后起的柏拉图主义还是亚里士多德主义,都是为了解释神学而兴起的学问。从某种意义上讲,神学的兴起恰恰取代了原来的雅典学院自由讨论的气氛。

而大学的兴起,恰恰是随着世俗化的进程,人们渐渐从神的知识中觉醒,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复兴希腊罗马文化,恰恰就是恢复认识自己的希腊传统。从神学回到哲学,恰恰就是西方大学兴起的重要原因。

从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开始,世俗与神圣就已经开始分裂,教会负责神圣的部分,而世俗的知识,则是由大学负责。知识是神圣的,还是世俗的,在西方始终存在着冲突。但是,重要的是西方大学始终以世俗——人的知识作为教授的内容,也就是说大学并不神圣——只有神学才是神圣的知识。

大学知识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本身就是他本能的趋向,而在这个背景下,谈重新恢复神圣的教育——神学。也许,在中国信仰衰颓的时代,还是颇具号召力。

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依次出现了气功热和法轮功等各种各样的团体,他们无一例外地都表示自己知识的神圣性——是超越此世,或者就自我封神。这种企图,对于我来说非疯即妄——太平天国、义和团的故事依旧在耳边回响。

至于,某些教师自我封神的做法,我表示谨慎的同情,毕竟这个时代敢于现实信仰,的确是件了不起的事。但又未免感到遗憾,洪仁玕留过洋,到头来也改变不了一个世俗神权政府的命运,难道今天一个哲学博士就能使耶稣显灵,大学变成教会不成?

Read more...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喧嚣后的宁静

终于从一个星期的混战中结束了,看到了曙光,也看到了希望。从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看到了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这种认识,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眼睛中找到的。我知道,这一切看似迷茫和无奈,但是我也知道未来的道路,其实很简单,对于我来说工作的过程,我发现正常的工作让我开始意识到正常生活的可贵。

至少到现在为止,我知道世界上并不是那样的可怕,很多事情只是我还没有来得及做。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过程。很多事情就是在不断地锻炼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我在这里的努力,终究可以让自己占据一席之地。我在贵州的生活也许比不上北京丰富多彩,但是生活的稳定给我无限的动力,让我开始了一种生活——自由而且平和。这种生活不是我一直所期盼的吗?当然,我也清楚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人人哪能这么如意。而且在我看来,太多的工作需要开展,太多的事情,需要时间来完成。这对于我来说,岂不是太多太多了。

但是,我还是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我能够开始做一些让我高兴的事情。这些事情看似为难,但是我仍然知道只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更好。在我看来,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努力完成的。

我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常的环境,开始了正常的生活。正常的日子已经到来。这一切都是开始,都是希望。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在这些人的眼睛里,我不过是一个叛徒,对于贵州来说,我不过是一个外人。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喜欢的事情,无非就是要更加努力地完成我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Read more...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自由的空间

我们从来都知道,政治本身的空间就存在于自由之中,而事实上却缺乏实践的勇气。我在这里都会感觉到生命的放纵和无奈。

在北京看到阿风先生他们的研究的时候,就感觉到政治本身对于他们的无力,但是又会感觉到政治对于人的影响却巨大无比。在这点上讲,我却失去了政治的可能性。我在贵州,不想进入到政治之中,只有将此正确地把握,才能得到正确的思考和理解。

我在这点上认为,张老师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所以我虽然在北京混不下去,那是因为我认为现在还不到进入到政治的最佳时期。

而我在贵州最重要的工作有两天,一是对于民族的自由的把握,另一种就是边缘性的思考。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巨大的工程。虽然,我很懒,但是仍然能够将自由的思考带进来,进入到文字和写作之中。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义务。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和时间。

对于研究而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文字的感觉,而这恰恰不是我能把握住的。在我看来,文章的好坏当然关于是否有人做过工作,而事实上我却更加注重思考的原创性和文字的精炼上。这对于我来说看似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当然,这点对于任何人都是好的事情。

在我的工作上,我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包括曾经对我严格要求的老师和朋友们。而我需要将我的思考和文字结合起来,而不是空头想象。这非常重要,没有文字做基础,所有思考终究难以成为一个事实。另一方面,在我的思考中,确定性的思考,比启发性的思考更加具有知识上的地位——我们不敢想象一个人的思考是在缺乏坚实基础上得出来的。

Read more...

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文字的暴虐

必须说,文字本身就是力量,这是一种内在的活力,他通过文字这个介质爆发出来。我们看到没有文字和思考的人,就是不会表现的人,而没有表现的人,在我看来就是没有活力和内在脉动的人。

但是,我又看到这也是一个悖论,就是文字的暴虐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他对于事实的无情歪曲,对于真理的极端抗拒,它是一种自命为真理的介质,也是一种自我称圣的口号。我们看到它的时候,他已经成型,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的力量是否成熟。这种语言有一种暴虐的力量,它使得文字成为了暴力的争执,谁获得了权力就掌握了真理。而真理的作用就是产生权力。这样的语言权力循环中,成为了一种无限。

我在这里提到的文字和语言,都是自己的梦想,都是自己的疯狂。我在这点上,承认语言作为一个人的特质,本身就是具有权力——暴虐的特质。当人清楚这一点之后,我放弃了语言的权力,而使用了放任自流的方式来彰显语言被真理所流放,成为了疯狂的浪漫主义。在疯狂和浪漫中,找到了自我和自由。

北方是权力话语集中的地方,自由和浪漫成为了荒唐可笑的地方。我在这里找到了某种自由,他不窒息,而是用自由来浇灌的花朵,他生生不息,自由奔放,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脉动。这就是生命自由的彰显,是对于文字暴虐的嘲笑。对权力进行嘲讽,这也许就是自由在当下能够做到的唯一作用。

Read more...

自由的疯狂

从来不知道真理这么的恐怖,但是我知道真理作为事实的可怕。至少我知道自由本身是缺乏力量。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才是最为可怕之处。我从来不惧怕真理,而是惧怕那些自称真理的人群。一旦他们获得真理的时候,也就是无所不为的时候。

在这点上,我知道哲人对于真理的审慎态度,知道他们灵魂中存在着某些稳定的因子,因此在他们身上可以知道真理是如此的不易。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则不然,重要的是自由的真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自由对于那些哲人来说,就是一条隐秘的真理。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欲望的实现和实现抱负的理由。我在这点上,对于自由有非常大的谨慎。至少我知道自由并不容易,容易的东西最容易成为他的反面。

在我看来,自由需要一种训练,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自由的熏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自由,但是每个人的理由都有所不同。至少我看来,自由已经不再是某种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切切实实地存在着,而不是用来装潢门面的摆设。

在自由的讨论中,本身就需要一种快乐的心态和审慎,他对于每个人的休养来说都是一种提升。但是,我看到了另一方面的样子,就是自由本身的代价太大太大,甚至得不偿失。而一旦上升到某种主义,就意味着自由已经成为廉价的商品,任君品尝。但是品尝的人有些会被毒死,另外一些人则视为珍馐。

对于我来说,也许吃河豚就是一种自由,能吃敢吃的人就是自由的,而不敢吃则是不自由的。但是为了在精神上与敢吃河豚的人一致,就导致了将不吃河豚成为自由,而将吃河豚称之为危险。这就是现代人的自由。

自由作为一道美味,有些人吃了会被毒死,而另外则以其为美味珍馐。在这道菜上,使用一些佐料是完全正确的,用来掩盖打菜的浓烈味道——为了将大众毒死,亦或是上了一道大餐?

Read more...

浪漫主义的重生

在被现实主义冲昏头脑的现代,重新寻找写作的理由,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现在找到写作的理由,他不是由金钱和名誉构成,而是生命本身的冲动。

在这点上,我要说的是,在金钱和利益的驱动下,人的本能和冲动遭到了极大的扭曲,更多意义上讲,我们看到的作品全部是这种金钱和利益驱动下的产物。而我们看到这些产物的时候,自然想到的不是文字本身的能量,而是媚俗和谄媚的特质。

从这个角度出发,当我们从思想的角度出发,表现出刚性的力量,这是为利益写作所不具备的特征。而这一特征,恰恰是我所需要的最为重要的工作。我喜欢这种浪漫的冲动,需要一种为了生命的脉动而不断起舞的力量。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枯萎,也应该为这种生命力的萎缩而感到悲伤。但是,我们应该更加清楚地了解,生命作为基本动力上的结果。

在文字的冲动中,我看到了生命的动力,他是自我彰显和表现的源泉。这种动力,来自于生命本身的一种力量,这需要不断地爆发才能得到响应的回复。而这一切,绝对不仅仅是文字的模仿和回归,而是自我彰显的方便,因此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对文字及其自我的开放。这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无比的重要。

很多人强调理性的重要,却从来不知道人内心中的浪漫才是重要的来源。理性只是一个桥梁,而浪漫才产生目标与动力。这对于我来说,恰恰是一种生命的解剖,对于我自身的思考。

Read more...

2011年5月8日星期日

忙碌的生活

最近一直忙碌着生活,就如同掉入了万花筒,到处都是事情。但是心情却没有改变,仍然冷静和热烈。快乐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忙碌和闲暇来衡量,而应该看是否充实和快乐。我仍然觉得生活有它的美好一面。

另外,我看到的生活与世界,仍然能够看到文字和文章的美妙。至少我知道,在文字和文章之间,仍然有一种生活。就是在于思考和写作。我谈论了很多写作的思考,但是我很难将这种与人聊天的感觉,带到写作中来。而写作本身就是寂寞和倦怠,在这种心境下,才能够出现写作和文字。因而,我知道了文字和文章之间的差异。另外,我知道文章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生命。

在文字之中,我看到了生命中的另一种形态。这种心态不是学术和思考,而是生活的本能。这种本能要求人产生一种生命的能力,它由人的思考和写作来展现。他是人生命中的绽放,这种绽放,在海德格尔语言中,就是在语言的路上。我在这里,对于文字和语言的展现,感到无比的神奇。他既是快乐的展现,也是文字自我的表演。这种表演比任何文字和语言更加的精彩。

另外,我应该将生命中绽放,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和形态上,而且还应该放入到生命的另一种形态——文字上。在文字中,展现生命的活力和魅力。我知道这种想法有些荒谬,但是我知道人展现自我的方式不同,都是想要得到人的认可。但是,选择的路径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我在这点上,有些荒唐的想法。就是写作本身就在于不断地进行自我承认,进而获得人的承认。这种想法有些荒唐,但是我知道这就是一种生命力的展现。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一种生命中的力量,他在与我的交流中,发现了一种生命的韵律。这种感觉就如同列分了一个自我,成为了客体。他与我不同,但是又是我的分身。当文字成为他者的时候,我也进一步列分了。他的成熟,与我的成熟同步,成为了一种奇怪的镜像。我再看到镜子的同时,发现了自我的影响。但他又与我不同,或者就是独立的个体。在这个意义上讲,我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文字也是自由的展现。但是由于我的不自由,文字也并不自由。

在我表现自我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塑造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文字中的我,也就是镜子中的我,也会反过来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这也许是一个悖论,但是你看到那些成名的作家,就知道什么是镜像的自我展现。你看到的永远是他的分身,但是当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只是分身的影子。我们根据这个影子看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却知道作品——影子并不是自我本身。这就是生命镜像的悖论。

我看到文字对于人的影响,也想到了文章的出现对于人来说,是一个无限的可能。在文字中塑造自我,也许是柏拉图以降的哲人的想法,你在文字中看到的那个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都是他们的影子,但是他们就藏在影子之中。

Read more...

2011年5月4日星期三

哲人真的存在吗?

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知道这个问题的荒谬性,至少我现在对于哲人及其哲学——包括道德哲学,都具有深刻的怀疑。正如我对于西方哲学的谨慎一样,我要保证自己对于问题的思考,是属于某种理性的范畴之内。

另一方面,我也确认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就是道德腔调的人是否一定要反对。这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一个问题,甚至到了今天仍然会有人在这个问题上表示不同的看法。

我在这点上对于问题有着不乐观的谨慎。至少现在的问题已经非常的明确,没有人能够借哲人的名义而宣传宗教。绝对价值的存在,首先是内在的克服,而不是外在的约束。我们可以将宗教作为道德征服的理由,至少在美国人眼里,非白种人都是不道德的——不按照自由主义的方针行事。在这点上,西方哲学内部的宗教因素始终稍显浓厚了一些。毕竟我们看不到自由作为宗教的可能性,再者说来,宗教和自由相容吗?很多人从来看不清楚这一点,将自己和施特劳斯共同看成自由的敌人,这就是不仅仅是近视,甚至近乎于忽视。

对于我来说,哲人的特征就是怀疑,而不是虔诚。当虔诚成为哲学术语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神学,而宣扬神学的人,我们一般称为牧师——或者神棍,这都要看其神学的质量和水平。当然,一旦从哲人的角度解读神,岂不也是某种意义的亵渎?当然,哲学家们的解读,我并否认其可看可观性,但是我总是要质疑其合法性?为什么我要跟你一样想?你又不是神学家!

当哲学家宣称某种普世真理的时候,他已经是特殊意义的神学了——当哲学失去了质疑的品格之后,他究竟是什么东西?在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消失了——他不再质疑,而是辩护,从哲学堕落成神学,难道不是哲学家们要做的事情吗?

Read more...

自由来源于努力

对于一个驽钝的人,为了完成目标,只能通过努力来完成。对于我而言,则需要更多的努力,因为性格上的孤僻和文字上的生涩,如果不努力进行思考和写作的话,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心由言表,语达辞义。

另一方面,现在的我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了自由——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恰恰是表达的重要环节,如果你的思考已经表达完成或者思考结束,就意味着你的思考已经停止,没有写作的表要,而事实上不经过写作的锻炼,思考永远是断片式,形不成系统和思考的空间。

我知道这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事实,没有写作的能力,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一个短板,如果我能够尽可能地进行表达,然后获得了表达的信心,则我可以更加流畅地表达我的思考。当然我可以进一步做得更好。

另外最重要的事情,还包括我要更努力地进行某种训练,包括阅读和写作,没有这样的训练我永远是一个文学青年式的学者,虽然看似非常有激情,但是缺乏真正的学养和知识的训练。这种训练必须是自我来完成,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我完成。当然这些思考就是一种锻炼,这种锻炼无非就是我要将思考进行到底,没有写作来作为支撑,就不肯能达到文章的结果。也就是说,思考没有结果。

对于我来说,思考的结果,只是对于思考的总结,没有总结就意味着思考又流于空泛和缺乏真实感。这对于我来说情何以堪。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恰恰是我需要做的某种事业。这种事业看似枯燥无味,但是我仍然确定这些文字仍然具有某种价值。

当我的思考的文字,已经成为了结果的时候,我可以说我自有了。在思考的结果上,我不是无疾而终。这对于我来说非常的重要。

在很多人看来,思考是缺乏学术性的训练。但是我们看来,当我们得到了学术性的训练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将自己的思考和学术性的训练结合起来,这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这一切都是我需要做到的事情。

也就是说,我要讲文字和思考变成某种形式的文字,这些文字既是思考的结果,也是得到学术证明的问题。这对于我来说看似有些困难,但是没有这样的工作,我就不能说是完成了我的思考训练。

Read more...

2011年5月3日星期二

中正平和

夫人让我写一些中正平和的文字,不要谈什么死或者遗忘之类的东西。当然,这些文字本身对于我来说,就是精神的另一种投射。我对于世界的看法,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虽然,没有中正平和,但是用文字表达出来,总是比窝在心里要好一些,至少我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我的思考和焦虑。

但是,这种文字也会影响人的心境,因此我觉得夫人说得对,至少我应该将文字和思考的中正平和结合起来。很多文字并不一定要完全将自己的火花燃烧成为灰烬,也许微渺之光,也许也能照亮人的心田。因此,我将文字和思考变成了一种力量,不仅仅是照亮了外边,也照亮了自己。让自己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气息。

对于外来的孩子,我也能找到另一种希望,我在命运中找到了自由思考和对话的空间。我知道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已经听不进去我的言语和思考,也不知道我在向什么地方前行。但是,我知道的是自由和未来,决然不是一片黑暗,而是在转变过程中,如果我不努力,也就失去了一份光辉。

这也许是我的遐想,并不存在这样的可能,也许我还可以进一步找到未来的方向,给后来者一种希望。我不应该如熊熊的烈火,而应该像一只不死鸟,永远用文字来思考我的生命和未来,像未来对话和交流。这是我的命运,在对于虚空和未来的对话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中正平和意味着能久能大,意味着我能够可以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这都是也许,都是我的猜测,但是不管如何我都要照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也许某一天,就能走到未来的方向上去。

或许,我现在正在走上了某种未来的道路,在跟未来的某些人对话和交流。我不属于任何现在的空间和人群,在交流中我失去了很多,但是我也能得到更多的未来和方向。这就是我的选择,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没有人能够在没有方向的情况下,耗费生命和活力。这是一个难以描述的事实,我要开始努力写作和思考了。不管如何,这就是我的命运。

Read more...

在空虚中制造意义

对于所有的过来人而言,奋斗的过程就是一种痛苦,而走到人生的重点才是目标。而事实上,我看到空虚的生命的时候,总是遏制不住在想,是不是历史已经终结了——正如我看到的大多数人一样。

在虚无的历史世界中制造出意义,本身就是一个命题。当我们好像都走出了洞穴之后,人类该走向何方?从黑屋子走出来,接着的问题就是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鲁迅先生的问题,还仍然响彻洞底,而我们的年轻人还在为走出洞穴而奋斗着。

毕竟走出洞穴本身就构成了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人总是在高呼口号,来证明自己在历史中的意义。但是,我总是怀疑这样的作用,正如别人对于犬儒式的眼神。我也用怀疑的眼神回敬之。

当然,我也知道这个并不是一个问题,毕竟在很多人眼里生存本身就构成了意义。而对于我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后来的问题在更为严重。对于一个没有高度宗教化的国家中,这样的历史其实非常的有意思,没有宗教和神圣性,如何保持律法的合法性?如果将上天的天理消解掉,就意味着历史的消失——或者权力的消失?

我不知道,但是绝不同意这种简单的看法,毕竟这种看法比那种历史就已经在美国停止的人来说,历史就像球赛后的垃圾时间,他们只是提前进入垃圾时间,回过头看其他民族国家的焦灼和失败。也许,他们已经进入了没有意义——在用炮火来解决落后国家的问题?这个对于我来说比较微妙,也许很多人等美国人来拯救,而我却从来对于外人的救助表示一定意义上的谨慎。至少我知道,这种东西并不是无偿的援助,而是施舍。

在我看到很多出过的学者的文章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在想,他们的脑子是不是一样被洗脑了?或者,他们的启蒙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见不得任何不同的意见。这点上,我还是真的同情宋代的濂洛关闽,也许他们跟我看到的有类似的情况。

只是,我要说的是,走出去的某些人,你们在没有了国家认同之后,仍然可以在美国执教——正如放弃了之后,就可以肆无忌惮了。我对于这种没有血性的研究,也不过是隔阂观火之类的心态罢了。

Read more...

死亡的阴影

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感觉到阴冷,他不像是四月初清明节的孤寒,而是一种以往之后的清冷。就像我是用历史来对抗遗忘,而遗忘总是会不停地侵蚀我的记忆,就如同短暂的二十年。我知道,我无能为力,对于一个历史记忆来说。

不断被提起的故事,总是让我感觉到梦想的可贵,他们不再有理想,也不再有生命——当人们都将遗忘的时候,也不知道血是否还热过。对于没有记忆力的年轻人,我不便苛责什么,毕竟历史的事情不能让他们承担,但是之后的历史呢?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记起什么片段,恐惧和死亡是我留下的唯一记忆。虽然,那段时间渐渐离我而去了。但是我知道这不再是梦,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聪明的人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来保留记忆,而我用来抵抗以往的方式就是学习历史——虽然谎言遍地,但是我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最近很少谈论起二十年前的往事,似乎早已经被历史的潮水寝室殆尽,这也是我良知的影子。没有人知道这是否是真实的存在,即便是历史学家也是一样。没有人敢于深究这个历史的真实或者虚假,就如同人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新时代,而一切早已一笔勾销与我无关。这就是我生活在的时代——我宁可与此断绝关系,而走入历史的深渊,寻找那历史的回声。

不应该如此悲观才对,至少我知道醉生梦死是最为愚蠢的事情,记忆这个东西也会想醇酒,保存的时间越长,而它的味道会愈加的浓烈。我知道自己是否能摆脱那个春夏之交的阴影,那个死亡与自由的阴影。我生活在那里,追求着自由和思想。也许死亡和自由本身就是一体两面,像走在钢丝上一样,既不自由也不会死亡——这就是我当下的写真。我没有勇气去追求自由,也没有勇气去追逐死亡。

我要生活下去,哪怕在窒息的洞穴之中,如何保持人的高贵——自由的品质,这才是我需要做的事情。不被周围的浑浊而玷污,这是我需要做的事情,用思考和努力的奋斗,来证明自由隐秘的生存和活力。这种活力,只能在不被人知的历史中实现了,也许我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胆小之辈,怕死却又渴望自由,也许这是我选择施特劳斯的原因——此心同此理同。

Read more...

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文章家?

无论多么伟大的思想都是由文字来维持,但是事实上却真的缺少真正的文字出现,正是由于文字本身的缺乏,因此很多文字就大行其道。

我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不敬,但是文字被糟蹋到今天,却没有人站出来高呼,文字已经死亡,剩下只有口水。我知道这样的看法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以接受。但是,我觉得这只不过指出真实的一个事实。

当然,现在仍然有很多文字值得一读,但是我要说的是商业化导致小说的盛行,而经典文字的死亡。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小说本身可以通过肉欲来吸引眼球。但是文字本身魅力,并不是挑动人类最为低级的欲望来产生的,而是由于人类最为智慧的文字,本身所产生的魅力。在这点上,我要感谢刘小枫和余英时以及钱穆几位先生,他们的文字,让我在这个时代能够可以正常的阅读。很多的文字,让我感觉到文字已经死亡,而阅读他们的文字,能让我感觉到思想的活力。这对于我来说,比产生一篇考据精良的文字要重要得多。

另一方面,我又看到其实刘小枫先生的文字已经开始走向了一个反面,也就是走向了神神鬼鬼的文风。这虽然有人说过,但是我直觉的感到,他为了完成施特劳斯的微言大义的转型,导致了他自己文字的转型,而这个转型不知道是好还是坏,虽然我知道他有古典文学的修养,但是我知道这种扭曲的文风,对于一个思考的表达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而对于效仿他的年轻人来说,也是致命的。

虽然,他们可以辩称哲人就需要这种文风来保护自己,但是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用太多的修辞来掩饰——因为这个时代根本就缺乏阅读的兴趣,更不要说认真阅读文字背后的思考了。

对于商业社会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思考的市场,也就是用文字来构成一种思考的空间。我在这个程度上,承认刘小枫的商业的成功。他的文字,很大程度已经形成了某种特定的市场——喜欢他的文字和文风,就不考虑他的写作质量,一如大量的苹果粉丝一样。

在这点上,我要感谢钱穆先生对于我的洗染,在他看来文字本身就是思考的载体,因此好的文字对于思考来说至关重要。没有优秀文字的承载,好的思考是不可能呈现的。因此,他的文字保持了优美和连续性。

这样的文字其实才对于后来者有着更深的帮助,我至少知道这些文字后面所要说明的事实究竟是哪些。这点上的说明,我想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在思考上尽可能的精细化,而在表述上应该更进一步的清晰化。这种方向的努力,决定了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思考的深度。

我要说明的是,我应该摆脱某种思想的束缚,也就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幻想,而应该将美好生活贯彻到每一天之中。对于此,我想重要的是在于我的努力而不是我的每天失落和压抑。表达可以让我很好的进行思考和放松。虽然这些文字本身缺乏某种意义的学术价值,但是重要的是他是我思考的路标。

Read more...

魅力横生

虽然我每次都需要设置一下字体,但是我仍然感觉到这个的乐趣。在对于我来说,写作和看书一样重要,虽然小说的写作和散文的写作一样让人失望,但是我仍然觉得文章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在我看来,文字的魅力其实并不在于他的故事,而是在于它本身的乐趣所在。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可以编织成为一个故事,但是这种有乐趣的事情,在我看来却一直遭到扼杀。他们说写作是一件乐事,但是我看到愁眉苦脸的写作者们,就会觉得他们在骗人。至少他们没有将写作看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而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其实更为的严重。在我周围有很多的评论者,而事实上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创作是困难的,但是批评却是容易的。因此,我想这很重要。也许就是他们漫不经心的批评让我感觉到受到了伤害,因此,缺乏了写作的动力和勇气。

而我知道写作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被别人挑三拣四。至少学术批评和闲言碎语我应该分得清楚。但是我又深深知道,这种闲言碎语对于写作和思考的伤害。你说的,别人已经说过了。太过时了,没什么意识。每种冷冰冰的语言,都可以伤害到一个写作的心灵。当然,你可以说坚强是作者的职责,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并不是都能在一开始都能面对的。至少对于我来说,这种闲言碎语足以导致我抓狂。

这种闲言碎语对于我的伤害,还在于他让我失去了语言成长的最佳时期。我没能在一个最应该成熟的时候,成长起来。而在现在要重新成长,重新经历一种青春期。这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伤害。但是那些伤害者们却从来不觉得。反而会认为,他们帮助你在写作。

我不应该对此进行抱怨,至少我应该在这个时候考虑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考虑抱怨曾经的过程。至少我曾经进行过写作的尝试,我还有过写出思想的经验。这种经验需要复活,我的思考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新鲜的思考。我不对于那些陈腐的大脑说话,而是面对新鲜和充满好奇心的心灵进行写作。我讲述的都是有意思的往事,他们从来不曾经历过,也不曾听说过的。这些都是我道听途说,也许没有根据,但是我觉得非常的有意思。这才是我的生活所在,我不应该将生命限制于无生命兴趣的人们身上,而应该将生命投入到对我感兴趣的人身上,这符合经济规律,也符合我做人的原则。

我在这个时候,应该努力的将我的思考和阅读跟更多人进行分享,而不是自怨自艾,没有人听我讲述。我应该将我觉得有乐趣的思考进行分享,而不是考虑写作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我来说更为的重要。

好了我应该解决了这个难题。写作对于我来说也并不是那么得困难了。好了就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的思考和阅读应成为了一种生活模式。

Read more...

努力读书和写作

就此论题,我已经写了无数的文字了,但是我老是认为还没有讲透,也就是说我并没有真正开始阅读和写作,或者阅读和写作根本没有联系在一起。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打击,为什么写作和阅读并不能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呢?想来,也是由于我不大理解别人的思考,对于自己的思考也没有自信的缘故。

真正的思考,我在对比和民国学者的时候,总会觉得自惭形秽,结果就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更喜欢重述别人的观点。但是由于重述的时候,总是觉得这样不好,结果就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思维惰性。结果,读书就是读书,写作就是写作,两者之间毫不相涉。但是,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想法。

我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我自己的读书习惯,而且还有写作习惯。我这个人习惯于独立写作,也就是独自思考,独自阅读,这样的情况下,我只能不断地进行反复。但是,由于没有文字将思考凝固下来,所以很多思考就变成了沉寂。连影子现在都找不到了。

我现在要追回梦的影子,要重新学习历史和文化,需要将思考诉诸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脚印。这是我需要现在努力做的。在这个时候,我需要不急不躁,需要认真弥补自己的过失,然后继续将自己思考清楚的道路走下去。这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没有人能在自己不喜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现在我已经找到自己需要走下去的道路了,没有人能够阻止我将自己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这对于我来说非常的重要,喜欢一条道路,不存在高低贵贱,只是一条将来可以走下去的生活道路。我的生活道路就是读书和写作。能将读书和写作生活继续下去,这对于我来说非常的重要,也是我能够安心的重要途径。

我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了生活之光,他是点亮我未来道路的明证。未来的你也要找到这样的光,他是指引你前进的动力。我爱你,父亲。

Read more...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没有想到

鲁迅一定没有想到,救救孩子,却发现自己的孩子还生活在不如自己的社会之中,不知道他的启蒙是否是一场悲哀。但是我知道,他是爱他的孩子——未来的,一如我一样。

我也要开始写作了,并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你——我的未来。我要写给你,就如同我不知道要写给这个时代的任何人。没有对象的写作是痛苦的,我始终找不到一个写作的对象,没有一个倾诉的对象。你父亲胆子非常小,也许是被权力吓破了胆子,但是我知道真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因此,我的写作就只能给你这个未来的孩子,虽然你还没有出生,但是你没有沾染这个世界的坏毛病,没有这个世界的虚伪,因此我可以对于你勇敢倾诉,用真实的思考告诉你自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他不是一种放纵,而是一种责任,就如同我面对你的责任一样,我要告诉你我的思考,我的文字,他们是真实而自由的,是你父亲面对这个世界无法发出的声音。他竭尽全力,却无法面对一群虚伪的面孔,被虚伪包围的他,无法呼吸,无法自由的思考,无法用真实的语言进行表述,他只能将真理和真相保留在心中。

因此,你是我的未来是我的生命,我要将心扉向你敞开,要将真理和真相对你言说,只有这样我才能告诉你自由的面貌,否则你从一开始就面对虚伪,就难免不再虚伪下去。没有真实的火焰,我不知道你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这是你父亲能够为你做的唯一的事情了。

我要用努力的思考和对于历史的反思,为你铸就一个思考的大路,你不一定选择,但是你会有一个路标,他是你父亲用生命和思考来铸就的。他无法用真实的语言进行表述,只能对于你这个未来的孩子进行倾诉,也许很可笑。一个历史竟然需要对于未来倾诉,那么现在真的那么不自由吗,如果现在不自由,那么未来如何自由呢?当你失去了对于历史的认识的时候,你就是一个被现代任意摆布的木偶,失去了线的风筝,自由又何在呢?所以,你父亲选择了用历史来展现自由,这是我能做的唯一的一件事了——就是保存自由的记忆。

你可以了解,不自由的社会,对于历史的理解基本上是类似的——他们是被建构起来的,而自由的世界却是由不同的人构建起来的世界,因此对于世界的表述纷纭复杂,而你父亲能够给你保留下一个跟你接触到完全不同的世界——那就是我的思考,他与众不同,因而你能在对比现实和它时,找到自由的起点。

好了,这次的交流就结束了,我并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够看到这些文字,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看到,但是我只能做到这些。

Read more...

写给未来的书

我知道,现在的文字并不是给当下的人写作,我要写给你我的孩子,当你知道你的父亲已经无法面对这个庸俗的世界,他只能走入到文字编织的世界的时候,希望你不要觉得你的父亲是一个懦夫,而是要把他看做是一个勇士。他不再对于这个世界的沉默而胆怯,而是积极用文字来给你写作,给未来的希望写作,你是他未来的读者。

你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家庭里,不是因为他的富裕而是来自于他的思考是自由的。他从一开始就是自由人,对于自由来说,已经有了太多的误解。至少没有人对于勇敢者的自由,有太多的兴趣,而这恰恰是你父亲给予你最大的礼物。没有人能够像你父亲一样,对于自由有这样得渴望,他希望你能够自由的成长,自由的思考,自由的表现。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现在要告诉你的,我要要展现一个自由的灵魂,他不被死亡的声音窒息,不会被周围的庸俗淹没,而是用自己的思考和写作来打开一片天空,他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用自由和勇敢来面对的。因此,我知道这对于你来说看似还很遥远,但是你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自由的美丽,而不轻易向这个世界屈服。

在短短的前半生之中,虽然你父亲又低落的时候,但是大多时候都是积极和面对一切权力和暴力,都保持了独立的态度。曾经的懦弱,并不是为了屈服,而是为了暴风骤雨之后的生机。也许这很难理解,但是我要告诉你,他为了你,为了自由意志,在不断地努力。他是自由的思考者,也是自由的践行者。

当然了,你是自由的儿子,虽然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但是你仍然能得到应有的自由,这是你父亲的许诺,要用生命来维护这个誓言。

我要用书写和思考,给你点燃生命的火焰,他不是一个热烈的人,而是一个浪漫的人,他相信你的未来是自由的,要用生命来照亮你的未来之路。

我爱你,我的未来,我的孩子,你是幸福的,对于我和你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我们希望你能够幸福自由的生活,而不是像我一样用生命来维持自由的火焰。我爱你,我的未来,也许有一天,你会离开我们,就像我离开家庭一样。但是你要知道,我们永远支持你的自由和幸福,我们的未来。

Read more...

生命中的恐惧

对于生命,我充满了恐惧。对于未知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渺小。年轻时的幻想,都变成了对于个体的嘲讽。

听到张老师曾经在文革的时候,喝醉了大呼没有圣贤没有文化,这个世界有什么意思。对,也许当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圣贤——英雄的时候,这个时代已经充满了死气。我知道这样的幻想并不是健康的,但是我知道这种生活确实真实的。

从上学开始,我就开始恐惧,恐惧自己的消亡,从精神到肉体的消亡,虽然我的文字能够抵消这种恐惧,但是我发现自己的思考和文字逐渐开始被同化,为了抵抗恐惧,我的文字开始变得谨慎,变得日渐消亡,当我的文字开始变得毫无生机的时候,也就是我真正消失的那天。

看到我自己的文字变成了这样一个结局,我就知道已经没有办法改变我这个生命。在每一个世界的变化过程中,我知道这样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我知道只要坚持写作,我就能保持一个抵抗消亡的过程。

每当我开始畏惧写作的时候,就是我开始自我吞噬的过程。我用恐惧吞噬我的良知,直至消亡殆尽。当然看似这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我知道这样是有可能的。在文字的消减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变化。

在对文字的憧憬,我开始对于文字的热情消退,没有了写作的热情,也没有思考的勇气。是什么改变了我,是什么改变了我的勇气。没有什么,就是自己的恐惧。在恐惧之后,只有一个软弱的我,在后面瑟瑟发抖。

在北京和中国发展了这么多的变化和理想,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的努力和变迁。但是我知道这一切最重要的并不是文字的消失,而是思考的消失。在北京的恐惧,在这里变成沉寂的恐惧。

没有北京的朋友,没有贵州的朋友,我生活在一片浮萍之中,在努力的冲向一个未来,但是却不断地落入到现实之中。当然这一切都是,愤怒和无奈。是无奈战胜了愤怒,是无力战胜了勇气。我在书堆中,看到了一切,却无力将他们讲述出来。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幻想,都是一种缺乏勇气的表现。但是我知道这都是我需要做的。我没有办法不去努力做下去。

在北京,在贵阳对都一样,只是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去面对自己,让自己更加勇敢更加努力,去面对这个无聊无趣的世界。

我要更加努力写作,用勇气和智慧写作,用思考和文字来彰显,用文字和努力来完成我自己的开始。没有人能够阻止我的思考,也没有人能够阻止我的写作。

我的思考和写作,都是有思考分量的,哪怕我变成了一个寡言的人,但是我始终都能可以作为一个写作的发言者,没有什么能够禁止我的思考和发言。这是我要面对的,也是我对于世界的发言。我要开始我的思考了,不管有没有回应者,有没有交流者,我都要开始写作,面对虚空写作,面对大地写作,面对一切可以听得到的人写作。这是我的职责。

未来的孩子,你父亲要开始努力生活了,不管怎么样,都不要向生活低头,都不要向权力屈膝,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我要做一个勇敢的父亲,我要用勇气和智慧给你做个一榜样,让你看到这个世界仍然有一个努力思考和写作的人。在抵抗着这个世界的庸俗和无聊,他是一个积极奋进的人,他用文字和语言构建了一个可能,他是你的父亲,也是一个勇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