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3日星期四

风气之先

说起来顾颉刚还是我的师爷,虽然他过世的时候,我还没出生。但是,二十四史、古史辨和《禹贡》,对于史学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但是,我对于顾颉刚的文字和文章,只是耳闻,并没有太多阅读。因此,对于他的印象也不过是模模糊糊。顾颉刚这三个大字,却是深深刻在我的心中了。

原来是读过他的古史辨自序的,只是不喜欢他、傅斯年和胡适那样的胡搞。所以,对他的兴趣缺缺。不过,看了众人对于顾的评价,心中就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至少,顾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喜欢新奇,有求知欲。对于新奇好玩的事情,是有一种热爱和天真。

也许,这点上我还是非常尊重他的。就正如他不满当时的学术风格,因此要寻找自己的道路一样。如果这样说的话,其实他并不是像现在人一样,而是一种新青年的心态。从这点看,我到是觉得他们有和后现代暗通曲款的地方,都是反对现有的叙事模式,颠覆性对传统史学进行批判,并联合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新史学的创作。至于和傅斯年的分手,其实也和后现代的流派多元有类似之处。

龚自珍那句,但开风气不为师,也许恰恰就是胡适、顾颉刚等人的写照。开了很多的学术风气,疑古、民俗学和历史地理,都是顾颉刚及他的伙伴一起开创起来的。破坏大于创造,这无疑针对当时的学术风气而言,这是一种学术性的勇气,年轻人总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勇气。

年轻人将理想付诸行动的时候,就意味着对于传统的不满。在这点上,我是深有体会的。但是,对当下的批评是否能提出一些新的道路,这就是评判破坏与建设的分野了。至少,我仍然会认为顾颉刚是个建立者——现代史学,虽然他打破了古典史学的迷茫,但是在这个完全割裂的时代,他是否也应负有责任呢?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