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星期六

无人读书

无人读书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毕竟早在读书的时候,读书的人本身就是少数了,而在这个地方尤其如此。当我们知道了读书无用的时候,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在这个大背景下,有些人要闭门苦读,当然有他的道理,反过来,也反证了读书也是无用的。如果有用的话,为什么没有人读书呢?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喜欢阅读,这种阅读和学术无关,而是兴趣使然。

既然阅读能给我带来乐趣,那我为何不去读书呢?是因为学术的压力,还是因为本身有太多的诱惑?我心中有所疑惑,本身学术这个东西是为了解决疑惑,而事实上我却感觉到疑惑骤然增加了许多。

毕竟读书的事情是私人,而不是公开的事情。因此,阅读的特殊性也就非常的突出。过去读书是为了成绩,现在读书是为了工作,某种意义上讲,作弊和抄袭都是习以为常的。毕竟一个好时代就是一个抄袭的时代。但是,我却了解到,思考却是困难的,写作也是困难的。

在学生时代,撒谎是允许的,只要成绩好。而在教师时代,抄袭也是允许的,因为工作使然。我们发现,正直在这个时代确实缺失的。没有真诚的阅读和写作,何来认真的思考,没有认真的思考,哪里会有真正的成绩。

因此,无人读书也就成为了必然。

Read more...

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

关于言论自由

我曾经写过,没有锻炼的语言,是粗糙的语言。因此,写作自由就是对于写作的一种训练。如果你想看到优美的文字,必须从粗糙的文字开始。因此,写作自由必不可少。

而放弃粗糙的文字,就意味着必须面对不断堕落的文字和语言。其实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自白话文运动后,中文的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恰恰相反,不断的粗糙和堕落化。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无论是人民日报的文章还是中央台的新闻,都充斥着僵化的语言。而网络和杂志上到处都是堕落的语言。而这却是年轻人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久处鲍鱼之肆,则不知芝兰之馨,这也是难怪。

但是,处在这个时代,如何才能不被堕落的语言洗染,而能够超越自己的时代和语言呢?我想,这对此有所警觉的人都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而日益加剧的言论封锁和思想检查,人的大脑也日趋腐败。至少到现在。自由的思考和自由的写作密不可分。没有自由的文字,独立的思考如何存在呢?

每当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总要面对思想自检,考虑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如果不想说谎的话,那么我就该闭嘴了。可是,我想思考是不应该被压制的,思考应该在不断磨练中有所成长。而不是因为权威和压力,而放弃。这也是独立和自由的真意义所在。

Read more...

写作的困境

关于写作的主题,我已经持续了很久。主要还是对自己的写作缺乏自信。对于写作困境,我并不是第一次遇到。上次困境的解决,是通过初中三年的写作经验,积累出的信心。而这次写作困境持续了近六年。到现在还缺乏应对的方法。

第一次写作困境,是关于谎言和语言。当你周围的人很顺利的操纵谎言,而我却怯于说谎,更逞论写作了。因此,我常常面对白纸发呆。就像如今一样,或者说我拙于说谎,因此对于写作也充满了畏惧。

对此,我现在仍然非常畏惧,其实某种意义上讲,说谎和修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我缺乏说谎的能力,修辞的能力也同样缺乏。因此,写作根本就无法提高。当一位中学女教师将写作当成作业布置下去的时候,我才开始真正面对写作。写作就是将自己的想法,曝露到纸面之上。文章的好坏,并不是因为撒谎的水平,而是对于自己思考的检验。这样,我才第一次克服了写作危机。

这次基本上是同样问题的翻版,也就是说我需要将少年时期的说谎作文,变成成年人的说谎论文,无论是格式化的写作,还是老调重弹的写作,都让我敬而不敏。因而,这种写作始终让我畏惧,所以懒于写作,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不会写作。我并不认为说谎有多么高尚,也同样并不以缄默为耻。因此,这样的一种心境造就了我这样的一种莫名的写作困境。

如果说,写作就是将自己的思考纪录下来,那好,我的思考并不匮乏。但是,如果将谎言纪录下来,那我就兴趣缺缺。但是,是什么人造就了我谎言写作的心态呢?或者,什么人将说谎变成了一种常态呢?

面对说谎之徒,我除了缄默外,还应该做些什么?我始终非常困惑,也非常的不解?对缺乏了解的事物,发表意见,如果这个意见不是谎言,那一定是大话,不会有第二种可能!但是,我要这样做吗?我怀疑?

那么,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写下自己知道的,对于不了解的事物表示缄默。这就足够了。

Read more...

2011年1月22日星期六

我的语言

我失语了,这很可笑。因为我否弃了我自己从事行业的语言,因为这个语言是我所不屑和厌弃的。如果我放弃了专业语言,那我还剩下什么?这点上,我很失落,当我放弃了我的敌人之后,我也失去了自己。

我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我应该说什么?我应该怎么说?很多人认为我的语言晦涩难懂,事实上真正晦涩的语言,根本不会从书本上带出来。而我恰恰将文本语言和思考带入到现实之中,这往往会碰壁。

这也是我的错误所在,我错误的使用了我不该使用的语言。这就是我的赎罪,我因该找到我的语言进行表达。否则,我将失去自己。我曾经以为,将自己化去,就可以成为一个客观的人,这样的幻想,在学界比比皆是。而事实上,没有语言的学者,是最为可悲的学者。他以无言为代价,来换取一个不可能的未来。

我想,我是一个用语言筑造世界的人。通过语言来建构一个我自己独特的世界,不仅仅是通过思考,而且是通过语言。我知道,很多语言是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变成铅字的。但是,我在网络上还有一个虚拟的空间可以使用。

我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的原因也就在此,没有人能抗拒一个能够发表的时代的到来。我在这个时代,可以更加自由的表达我的思考和认知。

也许,我心中还存在恐惧。但是我应该更加勇敢的面对这个世界,不是吗?

我应该用语言,来塑造自我,用文字展现自我。虽然,这一切刚刚开始,但是我想这一切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Read more...

失落的秘宝

生活在这里,发现一切都不在这里。我曾经以为,这就是我的生活了。后来才发现,这不过是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的家人和爱人付出的太多太多。这个时候,我在想什么才是我需要的。也许,这已经有些晚了,但是还不是很迟,不是吗?

曾经很长时间,我对自己的梦想,非常的自负,认为这个世界上,除了梦想外什么都是虚幻的。事实上,除了我的梦想是虚幻的外,什么都是真实的。

这一切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我自己却有些绝望了。为什么,我要这样的生活。那梦想对于我意味着什么?引诱还是召唤,是成功还是失落。我为了填满欲望的沟壑,究竟在做什么?

我真的很失落,失落的是我的秘宝,是我的生活。为了梦想将生命抹杀了?也许,或许,只是一个梦想而已。梦想,是欲望最好听的名词。也许,是更加卑劣的代名词。

我希望自己能够将希望和生命,真正落实到现实中来。也许这也是一个梦想。

Read more...

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魔鬼的世界

我必须承认,也许世界上本来没有魔鬼。但是,堕落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魔鬼的世界。至少,对于基督教来说,世间本身就是从伊甸堕落而至的地方。

从原罪的角度上说,罪本身就意味着堕落,而堕落的结果就是落于尘世。因此,虽然有天堂和地狱的两重划分,但是实际上,只有天堂和尘世的差别。从天堂堕落到人间抑或是地狱,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从天堂的角度上说,堕落的就是魔鬼。亚当夏娃说是人之祖,也可说是魔鬼之祖。

从这个结构上说,尘世就是地狱,人就是魔鬼。救赎本身就是对于罪恶的清除。我必须说,从这个角度出发,上天灭绝人类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无论是洪水还是灾难,实际上都是一种清除行为。

问题在于,为什么人世间这个地狱中,仍然会有光。为什么还有魔鬼向往着光明?这才是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高高在上的,就是制造了天堂与光明的上帝?导致堕落的是人的原罪。这个充满了罪恶的人世,为何还渴望救赎?

充分不相信这个尘世,因为这个尘世充满罪恶。渴望救赎,因为身处罪恶之中。世间真的会有希望?默默祈祷,上苍的垂怜。

Read more...

理性的失败

对于哲学系的朋友来说,这句话就是荒谬。毕竟,作为追求理性的一群人,在听到理性会失败这样的判断后,就肯定会反唇相讥,如果理性会失败,那没有什么不能失败了。

但是对于一个犹太教徒而言,这却是必然的。这个世界上,除了上帝没有一个人是全知全能的,因此人类的认识在这层意义上讲,是有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因此理性的失败乃是必然的。

这样一对比,我们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从何时起,人类将其认识等同于理智,而僭越了人不能逾越的认识鸿沟?也许就是从推翻宗教的启蒙运动开始,人确认能够认识世界,并且能够改造世界开始。与之相对应,只有上帝能够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等到启蒙运动后,人的理性开始膨胀,直到将上帝的威权排除在世界之外。

孤阳不长,不断增长的理性傲慢,又如何能够摆脱这种盛极而衰的命运呢?至少,对于西方而言,宗教是个抑制理性膨胀的基因,而中国呢?理性狂热在中国失败了吗?这就是我在文章之前,提到的这个问题会在中国遭到嘲讽。

Read more...

2011年1月15日星期六

文本的结束与开始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真的交流,但是也会粗暴的对待交流者。因此,被粗暴对待也不是不可理解的。文本本身就是形成的开始,对话的开始。是否理解是一回事,但沟通交流是另外一件事。我不能因为不理解而放弃交流的可能。

在文本的结束之后,也就是新文本的开始。无论如何,放弃对话,就是肯定结束,而不肯重新开始。写作其实就在于文本的结束,而重启文本的对话。没有阅读和对话,文本就是被掩盖和无声的。但是一旦开启阅读,就意味着意义再次浮现。无论是误读还是解读,都是新的开始。

因此,文本和写作,就是结束和开始,永无休止的循环。真正的文本应该开启对话,进行文本的交流。不应拒绝交流与对话,自言自语和自高自大,都是开启文本的敌人。

当我开始文本的对话时,我在怀疑什么,犹豫什么?又在等待什么?一个不懂的交流的人,总是要被世间所抛弃,而一个放弃交流的人,总是再拒绝人与人的对话。

偏执的人,其实最重要的在于拒绝,无论是生命抑或是交流。如何开放自己,无论是对朋友还是文本。文本何尝不是朋友?将我们的交流记录,不断记录下来,记下来——拒绝遗忘。

Read more...

荒谬的开始

我们喜欢孩子的笑,虽然他看似荒谬。每一句呀呀学语,都让人兴奋。但是一旦成长,进入社会,真正的荒谬就开始了。没有开始,只有结束。没有过程,只要结果。

这样可笑吗,并不!这是所有现代人所乐见的。他们不知道,所有伟大的事迹和所有伟大的思想都有个可笑的开始。任何人都希望成为伟大,但是往往在荒唐可笑的开始时,就已经夭折了。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荒谬,早已司空见惯。而对于可笑的开始,我们选择的是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夭折。人们在伟大的道路上,竟然容忍不了可笑和荒谬。

开始是重要的。没有比开始和习惯于接受可笑的嘲讽,更为艰难的了。但是,所有放弃都因为开始的可笑。因为可笑,而看不到伟大的思考。

每一次放弃,都意味着接受不了可笑的命运,没有开始就不可能有希望的结果。这是一件吊诡的事,但也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所有伟大的人,在一开始都是被人嘲笑的,所有伟大的思考,在一开始都是被人所误解。因为误解和嘲笑,有太多太多的伟大,夭折在开始之中。

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始占一半,坚持到最后占另一半。而大多数人在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而另一些人也坚持不到荒谬的结果。

Read more...

不负责任的哲人

这个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字,文字的出现代表着思想的诞生。但是,这样的诞生,值得庆贺吗?我怀疑,至少现在一直表示怀疑。什么促使了哲人的傲慢的出现,他们为何有规范人类的能量?

一个哲学家要自己的哲学受到重视,那他就必须以身作则。这可能吗?哲人的工作,主要不是在思考吗?他们需要实践自己的哲学吗?如果实践了,岂不就是一个实践者了,而不再是一个哲人?

所以,我必须说,马克思这样的哲人,是非常可怕的。至少到现在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那个纲领,哲人解释世界,而我们改造世界。他真的很真诚,这种真诚,到了加缪这里就是以身作则。

在这层意义上讲,马克思也不过是一个哲人(没有行动力的哲人),而只有列宁和毛泽东这样的才可能是加缪或者马克思笔下的哲人。这种哲人也许已经不是哲人,而是圣王——哲人王。这样的一种人,能不能为自己的哲学负责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哲人负责胡思乱想,而另一些人则负责将这些胡思乱想付诸实践。

一旦将胡思乱想付诸实践,就意味着人要超越自然。人为和自然的冲突,在二十世纪阶段性的出现。无论如何,用哲人的思考来校正世界(自然)的努力,总是以某种可怕的形式出现。我需要犬儒,来抵挡这种努力,或者回避这种努力。革命、改革,都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话语,都让人不寒而栗。

将革命和改革哲学化,形成实践,付诸实施。所有的人都将改变作为事实——自然。这就是现代哲人的可怕,终究有一天,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被支配的世界的时候,也许会想一想这样的世界,是否是他们需要的。

Read more...

为了真理而遭受火刑

真理这个名词看似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并不没有看到任何一个真理在我面前呈现。不要说我思故我在,我看不到的东西,又如何才能相信。

很多人选择真理——也许只是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支持着年轻的躯体,选择了一条未知的道路,至少在年轻人的课本中是赞颂的,无论是刘胡兰还是黄继光,抑或是邱少云,无论如何说,其实某种程度上都是选择了自杀。

伽利略曾经坚持过重要的科学真理,而一旦他穷困潦倒,就轻易放弃了自己的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做得对。

而这又能说明什么?难道自杀是一种荒谬?当人选择死亡的时候,究竟是什么信念在支撑他从不怀疑自己的坚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荒谬的,至少他们您可选择无意义的生存,也不会选择一个无意义的死亡。虽然,他们知道意义的可贵,但是他们身体会在毁灭面前选择退缩。

我总觉得外国人,在表现死亡的时候,会很荒谬。而中国则不同,大多数人选择的,恰恰是无意义的生存。在这点上,中国人的延续,恰恰是意义的所在。

他们将意义寄托在历史之中,并不认为丹心汗青是荒谬的,而是认为意义恰恰就是在汗青中的书写。这点上,中国人早就思考了死亡与不朽的问题。而作为自杀,我想无意义的恰恰是现代人,在扁平的世界中,城市生活吞噬了大多数人的未来和过去。

每个人都因为现代性的漂移,而不断转移着自己的生活,自由意味着封闭,越封闭代表着越自由?封闭的生活,就意味着没有人了解你的过去,没有人关心你的未来。所有的重负,都在你一个人的生存之上。只要一旦有所怀疑,那么,病毒就一定会扩散到全身。

西方人的晚年是不幸的,一群不知所终的老人凑在一起,等待死亡的到来——这本身就是自杀——向死而生——没有意义的生存。

而中国人总会将希望寄托在莫名的未来,无论是孩子还是希望,这样的希望总是让人感慨万千。这样的延续,既抹杀了存在的焦虑感,也放缓了人们生存的压力。这样的一种心态,也渐渐从中国人的情感中慢慢消失了。

意义的消失,代表着荒谬的出现——自杀率在上升,不就意味着生命的质疑已经如病毒一般开始蔓延了吗?

Read more...

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这是我这么多年的教训。学习太多的东西,到最后找不到自己的步伐。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但是悲剧还在不断上演。

学习是为了找到自己的表达,但是一旦被人摄取了,就很难找到自己的步伐。因此,我只好不断地改变,而步伐训练却没有跟上,所以我需要找到自己的步伐——语言。学会走路,就是学会表达。

跟别人学习,如果没有批判,就是重复。重复某种程度上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不知道是谁,把学步也变成了一种时尚。猫步是一种步伐,但是走路却是另一种,我不能因为没有学会猫步,就放弃了行走。

其实,摆脱了修辞的写作,就是一种猫步。这种猫步要求所有的写作,都像猫步看齐,实际上这是不现实也是虚伪的。没有创新,就不能写作。这不是荒谬,就是可耻的。写作,伴随着模仿,而没有模仿,就不会创新。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懂这一点,而是刻意忽略这一点。而到了,需要跑步的时候,发现猫步根本就是一种伪步伐,是一种扭捏造作的步伐,既不适合走路,更不适合跑步,只是一种停留在口头上的步伐。

我要超越这种虚伪,而找到自己的步伐,虽然是模仿,但是这是我的步伐,是一种走向前方的步伐。

Read more...

金钱与写作

当年写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赚钱,贴补家用。现在,网络上的写作,却打破了这一点。有很多的人,写作本身就是快乐所在。毕竟,写作的过程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每个人无论如何都有一些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是,限于条件,很多人并没有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所以,将表达从实体空间,转移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就是一种需要了。但是,金钱腐蚀了这种写作,大量的网络写手出现了。应该说他们本身就是潜在的作家,但是写作本身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现实发表的机会,只好在网络上不断地写作。

其实,没有训练的写作,很难得到官方的认可,而现在大学也已经放弃了训练写作的工作。大量的写作是靠个人的努力来完成。因此,网络也成了纷纷练笔的地方。而博客和论坛就是最好的表达空间。

因此,我发现了这样的一个趋势。也就是金钱越来越和写作挂上钩。无论你是网络投稿,还是现实用文字发给专门的刊物和机构。都需要等待,而网络却是及时的,只要你写作就会发表,甚至没有编辑。写作就是写作,写作就是表达,网络给予了充分的空间,很多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网络的写作。这种写作真的非常可爱和原创,没有编辑没有防火墙,只有赤裸裸的表达。

余杰原来称之为课桌文学的东西,现在堂而皇之的登上历史舞台,所有的思考和写作,都是一种思维的拓展和表达。没有表达的思考都是为成品,都需要经过写作的锻炼,这样才能看到自己的思考的盲点,在大脑里的写作,只是坯型,只有写作出来才能定型。所以,我要不断将坯型便成定型的思考。

Read more...

冷眼观狗

 

在我的对面,站立着一只漂亮的小狗。他经常在阳台上,用前爪趴在断墙上,用犀利的目光,观察着这个庸俗的世界,然后不时地嚎叫上两声。我喜欢这样的一种感觉,每当收破烂的吼叫响起的时候,他也会用抽象的嚎叫相呼应。甚至每天早晨,他也会学鸡鸣,叫人起床。

这样的一只狗,说真的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常人,真不知道他是如何被培养出来的,眼神的淡定与犀利,每每让我感佩不止。每当我看到他的时候,都会想为何他如此的淡定,而我却如此的惶恐不安。难道是人不如狗?

现在,当我说其他的时候,好像他也会害羞,自动从阳台上躲了下去。难道说他真的已经成精了?还是我自己多想了。太阳如此的温暖,而狗的面容也如此的淡定。想来,这样的生活才能培养出这样淡定的狗狗。

Read more...

真的没有想到

在年末的时候,才发现忙碌了一整年的2010,竟然还是写了近百篇博文。虽然质量上不敢保证,但是写作的训练还是持续不断的。这样,我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

我很害怕,过去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却时常会忘记了我本身竟然是个文人——是一个必须写作的人。所以,尽管大量的文稿并没有发表,但是我还是能够不断地进行我的写作。好的想法如何变成文字,这个需要训练。

我虽然苦恼写作和思考的困境,但是不断地的努力还是有所收获,至少现在我的写作的速度和流畅程度,完全符合我对自己的要求。虽然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很喜欢现在这种心境。也就是需要不断地努力将自己的心境,调整到一个不断阅读和写作的心态上来。这样,我才能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找到一条可以不断前进的道路。现在看似在缓步,但是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道路。

看似曲折的道路,这样的道路,确实扎扎实实的前行。我没有感觉到,自己曾经买过这么多的书,潜了这么多的书债,也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开始了不断写作的过程。虽然这一切看起来还很幼稚,但是我觉得对话已经开始,只是,没有我心中想象的那么迅速,但是这样的一种开始我却感到安心和舒适。

写作其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至少他并不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情。现在,我如何开始将写作和阅读真正融为一体,这需要我的实践和时间才能完成。但是这条道路已经开始,我相信自己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

Read more...

凑不齐的书

我曾经一度认为,书这东西只是看的,而不是用来收集的。后来的经历告诉我这样肯定是不对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书是用来收集的,而不是用来阅读的。

因此,我也开始了这样的丛书收集癖。从一部书到一套丛书,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当你开始收集的时候,阅读已经降低到第二位了。

我也知道阅读本身的快感,也是会逼迫一个人不断地买书,直到有一天买书的速度超过阅读的速度。这样开始,阅读已经被降低到第二位了。

但是这部《失落之书》还是给人一种难以言语的感伤,大部分的书是会亡掉的。无论是阿里斯托芬还是什么人,只有你不断地写作,你的文字才可能很少部分的遗留下来,大部分材料到最后都会丢失到历史的角落之中。

所以,有些时候,只能依靠不断地写作,才能解决被遗忘的问题。现在,我知道了所谓的好书,能够流传的文字,其实是两回事。无论你的文字如何优美,到最后终究会遗落到历史的角落之中。

大多数的文字,本身就是垃圾,也许没必要注意。而注意到流传到现在的文字。然后阅读和学习,现在大多数的文字,其实某种意义上说,至少都不被人所知,又如何才能被人所记忆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你的文字已经不被当时所知,你怎么知道将来有人会知道你的文字呢?

在这层意义上讲,制造文字垃圾其实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至少,我又不浪费纸张的情况下,多写作多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另外,写书评可能是一件很好玩的事,现在人大多数没有时间阅读,因此为了了解更多,所以就会选择哪种最为省力的方法——比如说阅读提要或者书评,从书评中了解内容。这样似乎是一个常态了。我们是专业读书的,他们是专业聊天的,大家各取所需,因此书评这个行业就这样出现了。

将来一定会有大量的书被遗落,因为他们只出版一次,甚至不会出版,因此这些残存的书,是不是会被称为遗落之书,我总是心里不抱太多的信心。

Read more...

凤凰、豆瓣和贴吧

上网越来越少,虽然占用电脑的时间并没有随着减少。但是,年轻时电脑的狂迷,想象一下还是很有喜感。过去还为了看书,写作而用电脑,现在没有了借口。毕竟现在的产出量和用电脑的时间并不成正比。

现在上电脑主要的目的,无非就是看看新书,看看新闻和网友互动一下。如果只有这三个目的的话,于是乎凤凰、豆瓣和贴吧就是我每日必看的网站。除此之外,我很少上其他的栏目了。毕竟网络平台和其他平台一样,信息源其实也是非常有限。所以大量同质化的新闻,不如只看一下了解一下就够了。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关注网络世界所发生的各式各样血案。

作为一个信息的接受者,我已经厌烦了作为一个被动的人,如何在网络世界变成一个主动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问题。如果在现实世界非常主动的人,其实网络上也不过是一个平台,因此上网也不过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投影。反之,也是一样,如果你再现实世界是沉默寡言的话,在网络世界其实也是一样的沉默寡言。

我不喜欢在网络上呱噪,但是如何将思考和写作,变成自己的现实生活,甚至变成网络生活。这是我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至少到现在,我仍然只一个默默无闻的写作者。虽然,我可以开始创作,甚至开始阅读,只是网络世界的被动者这样的名声是否能够解决?

看到富有生命力的人不断地写作,其实我也是一个曾经的主动者,只是我为何被改造成一个被动者,这是种让我疑惑不解。是我太听这个主流的话,还是我不够叛逆,让自己成为一个写作的主动行动者,这些疑问总是在困惑我。

因此,将自己变成一个阅读思考和主动写作的人,这是我现在一个重要的目标。无论如何,从什么地方失语,就要从什么地方站起来。我开始阅读了,开始写作了,我开始了。

Read more...

阅读与对话

我不确定对话是否存在,即便是在阅读过程中。大多数的时候,我选择一个小学生的立场,专心致志的听老师讲课。事实上,这也是我多年来养成的毛病。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是仍然会保留在心里,而不是诉诸于彼端。这样,我的文字也大多数像这样的自言自语,而不是交流。

但是与文本的交流,如果不存在,我是否是在阅读。这点上,我实在不敢确认。虽然,我熟悉一些作家,但是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上课。举一反三的学生,据说是好学生。但看样子,我这样的沉默寡言之人,就很难做到好学生这样的境界了。

阅读的快感到底来源于什么地方,是搔到了痒处,还是给人带来什么样子的启迪。反正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所以过去曾经热衷于发言的我,现在开始沉默。而曾经很少写作的我,现在开始将写作当做一种日课。

这样的生活是一种转变,从学生听讲,开始不断絮絮叨叨,这难道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还是从一开始就错了,虽然很多话古人已经说尽,但是现代人就不能再说。难道写作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学术?学习模仿,就不是学习了?我不敢确认,但是看到这些疯狂学术,就觉得他们早晚要失语。

对话起源于对于文本的解读,无论是高明的,抑或是低劣的,都是对话,我们不可想象一个幼年的孩子,能够放说出流利的承认语言,所以承认自己的幼年状态,才是慢慢成长的必然途径。而一开始就以老年人作为自己的标准的话,那么失语是可以期待的。难道我们永远都要失语吗?

我想写作本身就是交流的开始,无论是高明还是低劣,这都是学习的开始,从解释的错误,慢慢道交流的流利,这都需要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而现代教学取消交流的必要,必然导致失语,无论是老师的还是学生的完全失语。

缺乏交流——抵制交流,也许就是现代学术的最大的软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无交流者,都是每个领域的权威。然而,初学者如果都以这个作为目标的话,这就是一条死亡之路。毕竟学术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做学术权威这么简单。而粗暴的拒绝交流和粗暴的交流一样,是属于语言缺乏症导致的结果。希望我能找出一条学习和交流之路,而不是陷于失语症之中。

Read more...

快乐的生活

半年来没有快乐的生活,让我深感不快,但是最近生命又开始跃动,让我感觉到春天的到来。从北京逃离以来,生命本身是回到了生活之中,但是我仍然感觉到不断地疲劳,让我感觉到生命的无力。

现在,我恢复自己的生活,让生命回到生活之中。太阳的出现,让我的心情不断好转,生命的色彩也重新出现。我知道我的生命回来了。

阅读,写作和开心的生活是我追求的目的。也是生活的过程,我不会因为结果,而失去生活的兴趣,而阅读和写作本身就使我已经感觉到生命的快感了。

这样,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我的生命已经足够精彩,但是我知道这样的生命还不够。我需要更多的快乐。这样的生命需要精神和能量。我知道在北京被抽空的是什么了,不是精力和生命,而是自信。我在北京没有得到任何的自信,而是被不断的打击之下,在这种生命,我依然能够生存,并能够找到自己的道路。也许花溪就是我的救赎,我能摆脱那种生活,就是我心中还有一个叫做花溪的桃花源。

我回到了这里,我开始了阅读,开始了新的写作和生活。在这里我逐渐找回我的生命和希望。看到无数的图书在我面前晃动,就感觉到了万神殿,每个神人都在不断地唠唠叨叨。我头疼的快乐。

Read more...

2011年1月13日星期四

历史与叙事

想想看,考证式的史学,也不过是近现代之后的事情,虽然现代学者能找到很多古代的回音。但是,古典史学和现代史学的分野,其实还是非常明显——叙事和考证。

甚至到了今天我们在谈到史学的时候,仍然会将考证史学当成现代史学的主流。这种史学将叙事传统彻底打翻,并将其污名化。导致现在史学,简直是不忍猝读。分析大于叙事,彻底将分析凌驾于叙事之上。

而没有了叙事的历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史学跟历史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在一个历史大国,对于现代史学著作兴趣缺缺,不是一件非常可怪的事情嘛。而对于分析史学的兴起,就意味着分析要超过叙事本身,或者现代人的分析要超过历史中的叙事,这样的一个结果。必将导致历史学家们的傲慢,什么替历史说话之类荒谬的言论,就成为了史学家们的野心,也断送了叙述史学的生命。

某种程度上,我依然坚持叙事是一个史学家最为基本的修养——或者说是修辞。如果没有修辞的保护,史学家们是否能够传承下来这都会成为问题。毕竟没有人喜欢听真话,就如同史学的秉笔直书必然遭到当权者无情的杀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学习史学的修辞和利用修辞来保护历史的真相,这一直是史学家们秘而不传的。

Read more...

风气之先

说起来顾颉刚还是我的师爷,虽然他过世的时候,我还没出生。但是,二十四史、古史辨和《禹贡》,对于史学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但是,我对于顾颉刚的文字和文章,只是耳闻,并没有太多阅读。因此,对于他的印象也不过是模模糊糊。顾颉刚这三个大字,却是深深刻在我的心中了。

原来是读过他的古史辨自序的,只是不喜欢他、傅斯年和胡适那样的胡搞。所以,对他的兴趣缺缺。不过,看了众人对于顾的评价,心中就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至少,顾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喜欢新奇,有求知欲。对于新奇好玩的事情,是有一种热爱和天真。

也许,这点上我还是非常尊重他的。就正如他不满当时的学术风格,因此要寻找自己的道路一样。如果这样说的话,其实他并不是像现在人一样,而是一种新青年的心态。从这点看,我到是觉得他们有和后现代暗通曲款的地方,都是反对现有的叙事模式,颠覆性对传统史学进行批判,并联合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新史学的创作。至于和傅斯年的分手,其实也和后现代的流派多元有类似之处。

龚自珍那句,但开风气不为师,也许恰恰就是胡适、顾颉刚等人的写照。开了很多的学术风气,疑古、民俗学和历史地理,都是顾颉刚及他的伙伴一起开创起来的。破坏大于创造,这无疑针对当时的学术风气而言,这是一种学术性的勇气,年轻人总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勇气。

年轻人将理想付诸行动的时候,就意味着对于传统的不满。在这点上,我是深有体会的。但是,对当下的批评是否能提出一些新的道路,这就是评判破坏与建设的分野了。至少,我仍然会认为顾颉刚是个建立者——现代史学,虽然他打破了古典史学的迷茫,但是在这个完全割裂的时代,他是否也应负有责任呢?

Read more...

反对叙事的现代史学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是老黄听师命完成的一项研究,不过从整个书稿看来,老黄的倾向性实在是太明显了。这跟余老师的关系不证自明。在一个反后现代的立场上,写作一部介绍后现代史学的著作。这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就如同他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所说,如同独身闯上魔山丢下魔戒一样,后现代对于他无疑就是这样的梦魇。

我在阅读过程中,却不断得到快感,这种快感来源于一种难以言喻的灵感,想象着当年的革命者,一旦到他们当权之后,所有关于权力的质疑——一如当年的革命一样,对于他们就是难以忍受。自己赖以获得名声的专业,被后现代小子告知已经死亡,是可忍孰不可忍嘛!

不过当年他与杜正胜、许倬云一道引进社会科学、计量史学等方法论进入台湾的时候,不也是一副革命者——挑战者自居吗?等到靠革命获得的历史界大佬的位置了,突然蹦出一个后现代史学,突然宣告史学死亡,这会要了老人的命啊!

不过且不要着急,其实无论社会史还是后现代都意味着一件事情,就是叙事的规则。对于老年人来说叙事规则是明确的,而对于后辈而言叙事则是一种附庸性的工作。无论是社会科学的论证还是后现代的批评,都基于一点,就是现代人可以比古人更了解历史。这点自信,其实都很莫名其妙。历史变成现代学术论著,这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而这种奇怪的事情,对于这些史学家来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历史已经远离人群了。正经的历史著作,已经不讲正常人能够理解的话语,一套学术黑话笼罩着历史。

所以,一旦有人指出这套学术黑话,也不过是一套学术黑话,而不是历史的时候。这些黑话的操作者就不大高兴了,毕竟学会黑话已经耗费了他们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历史是什么,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或者黑话的意义,比历史的意义更为重要。这是现代学术最为愚蠢而让人叹息的一面。

在这点上,我赞同怀特的历史叙述,真正的历史在于史学家的叙述中,而不在于某些黑话对于历史的解读。尤其在现在,历史已经完全淡出人们的生活的时候,那些拿黑话洋洋得意的人,无疑都是不切实际的傻瓜。

你怀疑历史的叙述,就是放弃了向历史学习叙事的能力。而在这一点上,缺乏历史叙事训练的历史学家,某种程度上实在败坏历史和他的市场。说起来,中国是一个以历史学著称的国家,无论古典性的历史著作,还是通俗的历史小说,都能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粉丝。但是,现代史学将这一美好的传统扯点扫到历史之中。即便现代中国人对于历史仍然保持良好的兴趣——发挥在对于历史小说的兴趣上。

至少到现在,史学仍然是黑话连篇,史学的影响也就是那些讲授黑话传授黑话的群体。所以,我坚持认为,假如这个民族是一个爱好历史的民族的话,败坏这个民族历史情感的罪魁祸首就是近代史学。叙述史学的复兴,也必然是语言和历史最佳的结合,而不是与黑话的结合。在这点上,我到是觉得老黄杞人忧天,后现代史学会动摇现代史学的地位,但是总体上还是对于史学——历史而言,都是弊大于利的。

就如同,真正会看老黄这部书的大体上还是历史黑话群体,但是能不能出现一两位不说黑化的历史学家,就不是老黄能够保证的了。

老黄在书的最后,附列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梁启超,另一篇是关于台湾史学与社会科学的。这两篇都意味着老黄对于史学危机的困惑,我感觉到老黄的担忧,其实是为了现代史学而担忧。但是我认为现代史学恰恰是史学最大的毒瘤,应该被摘除那种。如果不摘除,就意味着历史学病入膏肓。

所以在这里有个悖论,现代史学的兴起与史学的衰败有关,而史学衰败之后,历史反而会更加兴盛——这一切都是猜测。

Read more...

2011年1月12日星期三

如何作文

如何作文,这是昨晚向先生请教的主要内容。先生言,要抄写韩愈的文章,抄过五十篇后,自然就知道如何写文章了。

再问如何将论文写好,先生言,要将王国维、陈垣和饶宗颐先生的文章好好读,要体会写作的精神,方能学有所进。

聆听先生教诲,心中不免惴惴,知自己文章文字训练不够,所以向先生请益。先生指点作文途径,教导论文写作。说起来,我现在真是难以启齿。很多事情多年前就应该做到了,现在才开始补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最为重要的是,按照先生的要求,开始真真正正开始下功夫。没有寒暑功夫,很多事情,真正有所进步之后,才能真正有所信心。否则,只是口头功夫,真的功夫要真抓实干。否则现在文章就只能网络体,或者学究体,这两者都是我所敬而不敏的。所以,文章还是要慢慢抓起来。不管如何,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句话是太有道理了。

Read more...

2011年1月10日星期一

表达困境

文艺表征与文化再生产这两大课题的贯通连接。何谓文艺现代性?不妨说,他是自由表达的欲望,也是理性自身的叛逆。他反对资本主义精神整合,却一再遭遇叙事和表征的困难;他镇海自身的独立超越,却被迫一步一步陷入资本主义生产的精密控制。

这其实也是我的困惑所在,只是在资本主义世界,控制者和这里的控制者有所不同,但控制的手段和力度却丝毫没有区别。当权力者称自己为真理,那么他的对立面就是叛逆。在资本主义世界,后现代反对权力,追求自由。但是,他们的困境就在于,他的对立面资本主义权贵本身,就是以自由与民主起家,因此在这两大旗号之下,任何反对派就是反动者。

于此类似,革命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当造反者以革命作为号召的时候,革命就是造反。而当革命者成为权力的时候,那么革命本身也就成为了权力的代名词。任何反对性的行为,就被称之为反革命。这就形成了文字性的困惑,如何才是语言的本质,是权力还是事实本身?

这不仅是资本主义,这里依然存在同样的问题。当话语权都被权力者控制的时候,你如何表达,你的表达都是非法的,不正当的,缺乏事实依据的时候,语言困境就这样出现了。再自由的思考也无法跳出权力所设定的圈套——权力即真理。

或者反过来思考也成立,知识本身就是权力,或者为权力祈祷,或者为了权力辩护,因此所谓的独立性、自由,本身也就成了水中月,雾中花。

假如,在社会主义宣扬自由,而在资本主义世界宣扬革命,是不是就能找到合法性的根基呢?我想仍然不能,一旦知识已经将权力和知识进行捆绑后,那么不断地反对知识——反知识也就无可避免了。

曾经粗俗的一群人——无论是革命义士还是资本主义的大亨,都是无知识的群体,但当他们窃得权力的宝座时,他们就拥有了文化与知识了吗?因此,通过抨击知识,来攻击权力的做法,无疑是愚蠢的。至少,这就将自己陷入了无知的境地。无知者的权力究竟是什么?破坏吗?

Read more...

阅读与写作

这个主题,我已经不断强调了。我还是要不断强调一下。因为现在我写作的思路很少,所有的思路都是在文本上。所有的思考全部建立在文本的反思上,所以没有了文本,我的思考也就无法存身了。

这当然并不是我的本意,但是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努力的阅读,能够将阅读形成思考的文本。经常性的总结自己的写作和思考,这样有助于我的写作的努力。

但是,现在的我似乎缺乏思考的能力,所有的思考都是停留在隐藏在潜意识之中,在面对学生老师的时候,我很容易将思考表述出来,但是我很难在文本中体现出我的思考。这需要一种将思考和文本结合起来的训练。

只是现在的我没哟这样的训练而已,如何训练写作,和如何阅读一样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主题。没有成果的阅读,是缺乏动力的阅读,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根之水的写作。

事实上,这个时代有太多太多的困惑,并不是一张文凭就能解决的了。很多人也将希望寄托于此,但是我决不认同,虽然我有过妥协,但是我的心绝不认同。

在这点上讲,是不是因为我的妥协,才导致了我心中理念的破碎。为了在大学教书,所以我放弃了支撑我前行的理念。究竟是什么理念,促使我进行读书,进行写作呢?我不知道,但是最终让我明白这一点的是,我需要努力阅读,努力写作。无论有没有用,都需要不断地阅读与写作。

这是我的生命,我应该用我的生命来捍卫这样的阅读与写作的生活。让这篇净土,继续干净下去。我看到了龌龊,不代表我也选择龌龊。我看到肮脏,并不意味着我选择同流合污。我的选择是我的生命更具有意义,更具有活力,而不是被整个时代的龌龊与肮脏玷污了我的灵魂,使我无法阅读,无法写作。

我决定用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来重构我的灵魂。在什么地方摔倒,就在什么地方站起来。不做永远的失败者,虽然我曾经妥协,曾经失败,但是我要勇敢地用自己的手和眼睛,来重新站起来。用我的手,重建我的信心。

Read more...

独立写作

虽然有所谓的独立笔协会,表示与中国作协独立,而事实上却是意义分子的集中地。而且一旦存在组织,那么所谓的规范就是不可避免。独立也就无所谈起了,从牛博网的兴起与衰败,都是其中的显证。

而在此之外的写作是否就是毫无意义?要么是为了权力祈祷,要么为了金钱歌功,实在不行就作为一个异议分子存在。写作是否只有这几种功能。我实在是不堪想象,但写作的价值并非仅仅作为一个功利性的目的,那么其水平的衰败也是无可避免的了。

写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了换取,而写作。这样还是写作吗?我自己在这里不断努力的写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并不知道,这个社会需要怎样的写作,但是我知道我的写作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地下写作。索尔仁尼琴的写作,长期在地下。他热爱写作,热爱文学,所以写作的能量如火一样的爆发。只有这样的蓄积,才能有火一样的爆发吧。

我知道我的写作还没有这样的压力,所有的压力都是我自己内心中不安和不宁,所以写作总是处于一种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状态。我不是为了获得功名,也不是为了反抗。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写作?

我需要找到写作的理由和动力,这样才能安心读书和写作。我不喜欢的事情,我可以努力让自己不去做。但是什么才是我喜欢的写作方式呢?对于历史进行反思,对于社会进行思考,对于整治进行写作,这些都是我的写作对象。但是究竟是什么阻止自己思考,阻止自己努力?不让自己将自己的写作继续下去,是对于完美的追求?我想这并不是理由,当我开始写作的时候,脑子里缺乏应有的范式。

事实上也是如此,脑子里并没有相应的东西,如何写作?或者脑子里有太多的东西,缺乏写作的勇气和动力,也同样是写作受阻的重要原因。但是,我的写作究竟为何这么难?我是不是缺乏写作的天分?我不清楚,只是每当我需要开始写作的时候,都会进行写作与思考的反思。

真正的写作,也许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不需要太多太多的构思,比构思和想象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写作。写作实践也许比现在思考如何写好文正更为重要。

能够开始不停的写作了,那么我的思考也许才能源源不断地成为实际的文字,而不是gone with wind。所以,独立就意味着,写作就是写作。没有评价,没有格式,所有的一切都从新开始。所有的文凭、地位都不是我逃避写作的理由。所有的写作都是奋力向外剖析自己的努力,都是自我思考的表达,都是对于世界的思考。这些只有成为了文字之后,才有可能,才有成为公共资源的能力。我希望自己能够将写作持续下去,而不是像以往停滞不前。

Read more...

别无选择

我面对太多次的别无选择,事实上真正需要选择的时候并不多,大多时候只是犹豫不定。相同的生活方式,相同的思维方式,都意味着一件事——别无选择。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在发生,有太多太多的可能性。但是,却只有很少的选择的机会。至少到现在为止,如果有很多机会的话,炒房子也就不会成为某些有钱人不得不的挣钱方式。

商业最令人兴奋的是,有太多太多的选择,任何人都能找到可以选择的机会和方式。但是,这一点在中国似乎失灵了。其实选择对于中国并不陌生,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会选择,而是将价值放到了选择之中,导致了根本没有任何选择。

举个简单点的例子,房地产的商业化是为了能够提供更多的住宅选择,而事实上却成为了唯一的挣钱选择。所有人都将房地产当做了一个摇钱树,政府卖地,商人炒地,有钱人炒房,大家都讲房地产当做了别无选择的地方。这就是选择,抑或是别无选择。

很多年前,我的兄长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路了向回返。哪怕放弃也是一个选择,但是我看到选择,就是最好,最挣钱,最…,最好最高,就是选择,如果这些都是确定的话,那么当大家都只有一个选项的话,这就是别无选择。

因此,我相信商业天才是能够提供其他选项的人,能够创造其他选项的人。因此,选择就是可能,就是自由。而别无选择就是奴隶,就是这个社会的被动者。

我们受到的教育本身就是被动的教育,就是被动的接受,就是别无选择的生活。事实上,任何时代都有不同的选项,都有不同的选择,都是自由的。只是,受到的束缚太过严重,因此我们都无法自拔,才导致了这样的一个别无选择的世界。

当你的周围都是别无选择的时候,你是会选择那条大家都选择的道路呢,还是会选择一条自己的路?我的道路,我做主,我来完成这个别无选择之外的选项吧!

Read more...

思考无言

没有写作,对于我意味着什么?不必写作,不必阅读,不能思考,没有写作的动力和勇气。我现在的文字,可以说让人觉得脸红。没有比现在的我更感觉失败的了。一个文字工作者,没办法写作,时时刻刻都感觉到写作的失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文字与失败之间是怎样的联系,我失去了写作和阅读能力之后,我还剩下什么?我不想追究为何我失去了写作和阅读的能力,如果选择安全,那么就意味着放弃写作。事实上,如果放弃写作,我就什么都剩不下了。

我很害怕,很恐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在北京还可以用万老师,作为借口,说有学术的压力,所以没法安心的写作。但是,现在没有万老师,没有北京,没有了一切可以作为借口的理由,那么我为何还是不能顺利的写作呢?

对此,我无言以对,难道说我失去了写作的能力,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阅读的能力?似乎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个现实了。我该怎么办?坐守待毙,这不是我的风格,但如何才能改进我的写作,让我找到写作的能力呢?

自由,也许是我最后一根稻草。为何我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是因为老万说你不行。葛静萍说你写的不行,所有人都说你不行,所以你没有写作的勇气了。是吗,真的是这样吗?

别人的评价对于我来说真的这么重要吗?我不知道,具体如何讲,我承认我有语言的才华,也有组织语言的能力,但是对于文字来说,我必须承认我没有把握他的信心。这一点,从很早之前我就了解到了。但是,我不能放弃,不能因为现在的困境就放弃,就放弃写作的信心和勇气。实际上,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是语言的天才,只是写作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都不大相同。

而我对于语言和文字,有过过度的自满,也有过过度的自卑,这一切都大可不必。事实上我的文字,虽然很少得到赏识。但是,我自己相信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在这点上,我的文字需要不断的磨练和提高,才能将我的思考表达出来。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我的思考和文字,并不相干,只是两张皮。如果语言还能表达我的思考的话,文字就完全不能胜任这一点。

我对于文字的训练,必须提上议事日程。现在,考试也结束了,文书也快告一段落,因此我必须将阅读和写作,当成我目下最重要的工作来对待。在这个假期,我需要不断的阅读和写作来充实自己,充实我的心灵,满足我写作的需要和信心。

Read more...

缄口的弊病

我很熟悉被缄口的日子,这段日子成就了我,也毁了我。我变得不敢说话,不敢写作,不敢将语言变成文字。这样的生活就是我在北京读博的经历。

这样的生活,给我带来哪些影响呢?我分析认为,没有表达,就没有写作的动力。没有阅读与写作,人性的冲动就会向其他方向转化。事实上,很多文字还没有出口,就已经夭折。我想这样的生活,真的很可怕。虽然,我获得了在大学教书的机会,但是我丧失了一个人正常表达的能力。

我仔细询问了我周围的人,发现这样的问题,并非仅我一人而已。事实上,我们这个群体,这个问题都比较集中。就是文字本身缺乏动力,阅读缺乏勇气。这些勇气都到什么地方去了。我自己不清楚。

写作的好坏,真的在写作完成之后才会有基本的判断。而缺乏写作训练的我们,无论如何都缺乏写作的勇气。这样的话,写作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苦恼和厌烦的事情。而我却并不是一个缺乏写作意愿的人。但是缺乏写作的勇气和动力。

我并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一个环境,促使我这样的心境的产生,但我清楚的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得到有效的解决,我讲会一事无成,甚至会走向不可知的终点。

Read more...

2011年1月4日星期二

思考与写作

我在劝别人写作的时候,事实上我却往往不敢写作。诸多的时候,会以迫害为借口,而套别写作。事实上,这样的借口已经用了太多年。而真正的写作却仍然没有开始,至少到现在写作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太多太多的话题,变成了公共话题,所有的问题,已经都因公共化,而失去了过去的封闭性。

在这个时候,能够吸引人注意的不过就是修辞。而修辞只能用阅读和不断的写作来完成。事实上,思考会影响人的写作,太缜密的思考,会把写作变成灾难。这样的写作,真的让人变得更加空虚。不过,如何利用时间,如何写作,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来考虑的。

我应该,放下一切开始阅读和写作。阅读是学习,写作是思考。只有将阅读和写作,真正变成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的生活,才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这样的生活难以做到吗?

太把写作当回事,太把思考当回事,太将别人的眼光当回事,那么你的写作,就是在这些人的眼光中,一举一动不得自由,那么写作的随心所欲如何能够呢?

真正的写作,应该基于阅读,还应将自己的思考融入进去,这样才能真正创作出真正有分量的作品。这样的著作也才能靠得住。

Read more...

思考与写作

我在劝别人写作的时候,事实上我却往往不敢写作。诸多的时候,会以迫害为借口,而套别写作。事实上,这样的借口已经用了太多年。而真正的写作却仍然没有开始,至少到现在写作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太多太多的话题,变成了公共话题,所有的问题,已经都因公共化,而失去了过去的封闭性。

在这个时候,能够吸引人注意的不过就是修辞。而修辞只能用阅读和不断的写作来完成。事实上,思考会影响人的写作,太缜密的思考,会把写作变成灾难。这样的写作,真的让人变得更加空虚。不过,如何利用时间,如何写作,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来考虑的。

我应该,放下一切开始阅读和写作。阅读是学习,写作是思考。只有将阅读和写作,真正变成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的生活,才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这样的生活难以做到吗?

太把写作当回事,太把思考当回事,太将别人的眼光当回事,那么你的写作,就是在这些人的眼光中,一举一动不得自由,那么写作的随心所欲如何能够呢?

真正的写作,应该基于阅读,还应将自己的思考融入进去,这样才能真正创作出真正有分量的作品。这样的著作也才能靠得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