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

论忍耐

  论这个文体,相当的古老,但是作为书评,却依然不合时宜。这次我想谈的是一部小说,《德川家康》。无论市场如何炒作,好的文章与文字,始终能脱颖而出。像这部长达13卷的历史小说,如何才能把握住历史的脉搏,这点我始终有所敬畏。
  说道这部小说,我想说一下的是,很早之前我就对日本战国历史非常感兴趣,这肯能与多年的游戏与动漫洗染有关。但是,对于临近国家的历史毫无了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学生的遗憾。夫子说,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可是这年月知耻知辱的人反而是不多了。
  对于这部还没有看完的书,我应该做什么样评论呢?毕竟书中的主人公还在幼年,不具备成为评论中心的能力,但是我们仍是能感觉到写书人所要突出特色,就是德川家康是如何养成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注意了,这是古今中外经典中的核心主题——教育。在《论语》中孔子与学生的交流,《对话录》中苏哲与年轻人的交流,甚至是佛经中佛陀与僧众的对话,都投射出对于教育的热情。那这部书中,在前言中,柏杨就透露出德川家康的重要品质——忍耐,这个品质对于日本国民性绝对性的作用。这个忍耐的品质,是如何得来的呢?
  我们进入书中,作为一个政治婚姻的牺牲品,於大被嫁入了敌国,既是大夫人也是人质,但是正是对于家康的父亲广平而言,这却是侮辱,暗流随着两个临近的家族的摩擦,而在夫妻二人之间蠢蠢欲动。於大对于这一切却甘然受之,并主动用行动感化了周围的敌意。我们看到作者,在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家康的血脉,更多的是来自于这个坚韧的母亲。
  我注意了一下,这个年轻的女孩,十四岁就嫁给了敌对的家族,这是怎样的一个年龄啊!如果说人格的成熟的话,我们应该忽略年龄上显而易见的差别,而是看人性中真正的完善。
  对于忍耐这个话题,我想这不仅是一个话题,对于年轻人而言,这更像是老生常谈,但是我们注意的是,忍耐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语言学的名词,而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教养。这一点上,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最根本的不同。传统教育的核心是如何培养领导人,而现代的教育最高不过是公民,最下就是工作者了。现代社会中古典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