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

现代政治与学术

正如我们习惯的一样,将现代政治的黑暗,推脱到传统,认为是封建专制。另一方面,文化保守型的知识分子,则将传统理解为文化意义上的资源,并试图将其现代性转化。这样的努力,无疑是造成对于传统理解混乱的元凶。

事实上,批判者和保守者的立场并不矛盾,甚至是相通,甚至是互为表里。正如,新儒家知识分子徐复观等人,对于传统政治的批判,完全与自由派知识分子相同。而自由派知识分子,如胡适则恪守着传统型的道德理念。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发现其实无论传统型知识分子,亦或是现代自由知识分子,都分享着共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话语。在双方的论战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两者之间的争论,犹如一场混战。而这场混战并没有丝毫的焦点,当自由派批判中国传统——事实上是指政治传统的时候,保守派辩护的立场却是道德文化层面。

这种貌似争论,实际却是构建了相同的传统历史观——专制的政治制度和良好的文化道德传统,这样观念的形成,完全是两者共同强化自己立场,而形成的固定化的思维图景。

从这个图景上看,对于传统政治模式,自有知识分子和保守知识分子都认为是专制型的政治制度。而对于传统文化本身,虽然自由派知识分子持比较苛刻的立场,但是其对于传统道德本身,并无太大的异议。而保守知识分子所希求的也不过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并无回归传统的兴趣。因此,可以认为自有知识分子与保守知识分子达成了某种共识——放弃传统政治的希求,而抽象继承传统中的精神层面。

当传统政治体制被抛弃后,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我们可以举出胡适、鲁迅对于政治的立场,我们也可以看到梁漱溟、熊十力和陈寅恪与新体制相处的命运。是什么加剧了现代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冲突?为什么抛弃了传统政治理想的自有知识分子,与现代政治体制保持着尖锐的冲突,而保守知识分子也与现代政治格格不入?

对于后者,我们还可以认为,保守知识分子与现代政治的文化理念不合。而对于放弃了传统政治理想的自由知识分子,为何仍然将现代政治视为传统专制体制?现代政治——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正是现代知识分子抛弃传统政治的结果吗?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