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浪潮后的反思

        好的电影,不仅仅是大规模的金钱投入,华丽的场景和永远正确的主流意识,而是让人学会反思,浪潮做到了。浪潮据说是根据一个真实的美国乡村教师的故事改编而成,而我更觉得这是德国人对于二战的反思仍然继续——不可否认德国人的对于思考的浓厚性味,美国人是无论如何赶不上的,明明是美国的故事,改成德国片,竟会让人不感突兀,而且感觉到非常的真实。

        好言归正传,开篇明旨纳粹离我们有几天,这对于德国人而言无疑是一充满冒犯性的问题,我们那么真诚的反思,还不可以从历史的原罪中解脱出来吗?对于十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样的问题尤为荒谬,纳粹又不是我们造成的,为什么我要承担后果呢?(这一点对于国人也一样的重要,为什么我要生活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呢?中国的落后又不是我造成的。相同句式后面有着相同的思维结构)而我们的文革(温格)先生告诉我们,用了一个星期教会我们,这一切其实里我们并不遥远。背景补充,把电影最后一幕中文革先生对于全球化的控诉,我们就可以得到清楚的印象,后现代的国度里,仍然生存着大量的失意群体;另一方面,看着生活在历史终结中的孩子,已经没有了历史奋斗的目标,愉快的享乐,没有集体的认同,激进分子会沉痛反思现代化的恶果,提出了和前者相同的解决路径——纳粹。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的话,整个电影拍的就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最值得反思,为什么现代化的后果仍然是返回纳粹意识。是挫折感,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已经不是一战的战败国;是后现代的批判,在周四,我们可爱的小伙子和女孩们用美国人的方式庆祝了纳粹生活的合法性;ok,这一切都是引子,不是原因,故事的盘根错节与故事批判主项并不是清晰明了,纳粹是如何的可怕并不是电影本文反思的对象,而是过程。
        看到焚烧nike、adidas,中国人都笑了,这一幕很熟悉。愤怒、激情,融合了年轻人特有的质朴,都让人感到热血喷张。纪律、道德,都会让所有老年人感到欣慰。同情、友谊,不是人类所追求的价值吗?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认同,不是一个良好社会的基石吗?走向天堂之路,恰恰是通往地狱之途。虽然转折非常的突兀,但是我们看到了这个行动的反面。
        看完电影,继续看影评,毫不意外,都是对于这个故事的反思,或者引因火上身,开始对国人进行后现代的批评,说看到这电影,就很快想到我们周围的教育云云。大体的意思,就是对政府的愚民教育不满。还有一些影评,也和我一样反思纳粹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归类。这样的帖子非常的多,以至于我都在想一部电影的启蒙作用能超过正统的教育。并且,发现了对于纳粹意识——集体意识的批判,基本上已经是共识了。等等,我忽然发现有什么不对,好像有什么和电影中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是什么?
        我们关注于相类似的事情,而忽略我们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为什么排斥抨击和自己不同观念的文章呢?当我们看完电影,第一印象是党同伐异的时候,我们却干着相同的事情。而且大的旗号就是反对专制独裁纳粹——美国意识的翻版。想到这里,我不禁恶意地想象了这样一幅图景,老大哥(亚美利加)带领着小弟们(英格、法郎、日耳曼和大和),手持自由民主的大旗,教训着不服管教的小毛头(伊拉克、波斯和新罗),当然也把矛头指向不同意识形态的汉唐。其实这一点,海德格尔早在二战前的形而上学导论中早就有所预言,把矛头指向苏联和美国,称其在本质的意识形态上就没有本质区别。这当然也是一个德国人的思考,虽然他是纳粹的大学校长。
        如果历史中,我们只是反对错误的话,其实我们难免不犯同样的错误。仅以此与同好共勉!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