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存在的现代性分析——书评的评论之二

         就如小说所展现的时间段,虽然在余华的立场上,力图摆脱革命化——俄国式的现代化叙事模式,但是对于展现的场景仍是中国近百年现代化的缩影——与城市的快速现代化相反比。就如作者所言,生存的第一性仍是处在第一位的问题。我们不应回避这个问题,但是进一步讲,这个问题是否就是一个真命题。 
   孔子讲仁学仁政,其目的就是欲改善改变存在的无力的状态。而实际上说,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才更接近于历史自然的现实——就是作者所谓的存在现实。既然存在的合法性是第一位的,那对于苦难的申说就是无意义的。 
   为什么呢?天地的运行,历史的自然发展,根本可能就不是以人为中心的,而现代性的基础恰恰就是建立在人文启蒙以来的人本中心。历史的叙述方式,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人从自然属性,变为了人为的历史属性——社会属性。我问你,土地人究竟是哪种属性,自然性亦或是社会性? 
   自然属性的变质,就是社会属性贬斥自然属性的开始。就如《活着》这部小说所展示的苦难,更多是为了迎合都市——社会文化,你问一个农村人,《活着》好看吗,真实吗?你可以考虑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我们看似苦难的生活,对于农村而言就是正常的自然属性。你可以说,现在农村人都要进城,农村要现代化——都市化——社会化,是合理的诉求,是生存的本能。 
   但是你忘了,现代性本身就是否定性的价值,你认为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要否定中国——这是现代化的本能,否定不同异质社会,恰恰是要肯定现代性的价值。你知道,我为什么说,你的问题就是个伪问题了吧。城市——农村的二元化格局,就是现代——传统,进步——落后,这样意识形态的反照。为什么余华的小说是在城市文化热销,其实这也反映了都市文化是被意识形态塑造出来的。 
   最后,在提了这么多的意见后,我似乎要提出些自己的看法了。否则又会落入只说不做的陷阱。我现在提出的是,摆脱黑格尔——马克思的历史逻辑——现代性的语境。海德格尔之后,历史没有时间标尺,有的是自然的存在。在自然存在之间,没有超越的价值。存在就是存在,存在本身就是标尺。这个是后现代的价值观念,我表示部分赞同。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对于存在的判定,其实是一致的。现代性理论中对人价值的褒扬,与后现代对于存在的绝对化,其实本质和形式上都没有什么不同——人权理论也根植于此。对于“好”的价值观念,我们已经完全陷入了西方的语境。你和我都一样。如何过一个“好的生活”,如何安排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的独立思考,我们还未形成。有一点,我可以说自己,理解所有的存在模式和语境,尽可能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是我这个犬儒主义者的最后底线。我不能容忍的是,单一的生活模式和思维空间,没有大地感的世界,没有生命超越的生存理论。看似我也是否定性的价值观的支持者,但是我要说的是,世界不是仅仅由人可以理解的部分组成——按照人意志组成安装的世界,还要是自然可能存在的世界。最后,我要对“苦难”表示理解,苦难我为什么会用“怜悯”相对,主要还是对主体——城市现代人——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示做出反讽。谁需要怜悯,城市人——农村人,用主观想象感受所拟造的世界,但又以客观形式出现,现实主义——主观主义,我对于学术和文学之中的“苦难”“落后”形象,表示我一个个体化的否定和反讽,这一切是真的,还是我们塑造出来的?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