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6日星期三

商业与政治

这个题目似乎仍然是在重复海德格尔,所谓美国与苏联是一丘之貉。不过,我想更加明确地说,政治和商业本身都能败坏人的本性,比如对于高尚的理解。在这点上,我更多的来源于生命中的理解。从六十年的历史上看,从政治上和商业上败坏人性,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

当然,我们必须说政治与商业分别塑造自己的道德,比如前三十年中的各种英雄形象,到现在的比尔盖茨、李嘉诚等等,都是某个时期的价值选出来的价值形象,与其说是人,不如更明确地说是价值理想化的个体。这些形象对于社会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所以任何时期都有所为的风向标。

这对于大众理解这个时代的价值,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当然我们必须提出相应的价值,才能对于流行价值进行批判,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嘲讽,于事无补。我在这里对于社会价值的看法,本身并不存在某种道德上的批判,但是必须警醒,这些价值都是在怎样的基础上。由于这个时代,太多太多的无根基现象,所以必须思考我们生存的基础,是否应该建立在这种流动性的价值评判上。

在变动的时代,我们经常会听到人心不古的哀叹,实际上这种哀叹的基础在于对于自己生存价值的肯定,也就是建立在自己价值观建立时期,所确立的判定,当我们目睹社会变动的时候,自然对于变动的价值与现象,表示出自己的不安。当然,如果不接受的话,那就直接反对就好了。可问题在于,我们自身已经确认价值是不断变迁,那就意味着价值本身缺乏固定性。这种担忧被裹杂在对于价值变动的不安之中,形成一种被称为保守形态。我想对于变动的谨慎或者不满,其实是可以区分的。更确切的说,应该代表社会价值的人,在这个社会消失了,留下的是不断的社会变动。换句话讲,就是不断地变动着的社会精英阶层。

人无恒产则无恒心,在一个没有恒定根基的时代,就代表着价值的不断漂流。我想对于现代现象最明确的判定是,我们失去了赖以判定的坐标系,而且是由保守社会价值的那部分人干的——对于民国时代,我的判定大抵如此。在失去基础坐标后,任何的判定都是流动的。精英阶层的草根化,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我在思考,在宋代后的草根精英的崛起,恰恰就是这个时代失去基础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也许宋代的中国就已经开始现代性问题了。

这个商业与政治,恰恰就是那个时代开始思考的问题。我想这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探讨,而不是坐在这里等待时代的结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