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星期四

血缘与理性

本能寺之乱,织田信长意外地死于叛乱。本来看似曙光即将到来,立刻又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德川家康,也得以自立门户,为其统一日本埋下伏笔。

织田之死,或者说织田的失败,问题在哪里呢?应该说,在山冈庄八的笔下,织田是最为理性的统治者之一。在不羁的外表下,其实是一颗精密的大脑。只有这样的大脑,才可以充分摆脱由于血缘和亲情所带来的羁绊,从而做出了一个接一个意想不到的胜利。其实这样是众多人,崇拜织田的重要原因。一个充满了魅力的领袖,因为太杰出了,其他人只能跟随着他的步伐,听从着他的命令,这样的一个组织,一旦失去领袖,那就很容易一盘散沙。从光秀叛乱,到秀吉平叛的过程,可以看出织田家臣们手足无措。而秀吉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织田失败的教训,一直在重复织田走过的道路。这条道路似乎,与西方有更多的亲和关系。从港口与织田和秀吉的关系可以看得出。也许织田上台后,走的是一条提前维新的路呢!
再到书的另一边,德川似乎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在书中,山冈庄八不断地对比着德川与织田两人之间的差别。试图从两人所选择的不同道路之间,找出历史来。家康本人的描述,就是从於大开始的,她的忍耐和对于亲情的渲染,使得德川家康还没有出场,就已经打下了重家族、重感情的烙印,这与织田在夺取家族利益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家族兄弟清剿是完全不同的。当然,织田的子孙到最后也不免同样被秀吉清剿,不能不说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了。这因如此,在对于德姬的事情时,在需要的时候,织田会忍耐,在不需要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女婿置于死地,不顾自己的女儿。这是理性,理性的残忍。而德川逼死自己的孩子,我们看出是否也是理性的残忍呢?
我个人认为不是,在家康接受雪斋的教导时,曾经问过同样的问题,就是一旦离开骏府,那置自己的妻小怎么办?我印象中,年轻的家康,一开始的回答 ,应该与织田的回答一样,但是在真面临实际的问题上,选择了把自己的妻女偷偷带离骏府。这一点上,德川就与织田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至于逼死自己的儿子,我想有些人一定会想到郑伯克段于鄢,其实鹤姬与其子,在某种程度上不就是作恶自毙吗?当然,我必须承认,德川是有利益上面的考虑的,但是三河人的性格,根本是重感情的。
血缘上的联系与利益上的牵扯,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根本上,是两者对于天下的态度。其实我想自己对于这两者,在这样一个转型期里,很难说清楚这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能够选择自己的道路。

Read more...

一个人的对白

一个人只能独白,不能自白。也许只有那些拥有精神分裂的人,才能有这样的能力吧!我,游走于各式各样的边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或者我一直在自言自语,勉强称为对白罢了!

早年看爷爷的对白体小说,感觉其实爷爷是个情感更甚于理性的人,不过家庭里可以对谁说呢?制造一个年轻人,来倾听老人的独白。自己想想看,这样做说不准是个传统。
左右搏击之术,简称左与右,代表了我两个极端的思考。
左:中国人不高兴,看来左和这种义愤的情绪挂上钩了。
右:看看我们对于这本书的鞭挞,也不能说情绪与我们脱钩了。
左:是啊,年轻人不有点情绪,那不成乡愿了。我倒一直想要保持年轻人的心态,和这样的情绪,只是我知道自己年岁大了,再孩子气不因该。
右:刘军宁称自己为保守派,其实保守者,那个不是气度如渊。看看现在的老右,一个个到了这把年纪,却仍是如好斗的公鸡一般,看不出一点贵族的气度 来。
左:这个我同意,学问深时意气平。什么事情,都经不过思考。夫子都说过,再 思可矣。想多了,很多事就做不了了。说远了,说些近的。
右:从无产到有产,从穷学生到打工仔,那个身份更高,哪个身份看得更真实? 有钱了,就可以买书了,不必再偷偷摸摸地看书了。
左:买书当然是没有问题了?但是扪心自问,你现在还读书吗?读的不过是些小 说罢了,哪点还有学生的样子?
右:话不能这样说,我现在写东西,绝对不像在学校里,搞的自己猥猥琐琐的, 现在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个不就是自由吗?
左: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翻看一下,这个月的博客,一共才几篇博文呢?你还好 意思说,你有写作的自由!
右:有写作的自由,也有不写作的自由。
左:是有钱人有雇人写作的自由,那你在公司打工的文章,你怎么不敢放到博客 里呢?怕是些不自由的文章吧!
右:嘻嘻,算你说中了,写了这种文字之后,我都懒的写了博客了。自己最近又 没读几本书,就藏拙了。
左:其实不管怎么说,我的文字看起来是流畅多了。至少,在写作过程中,过去 那种滞碍感没有了,现在是想写什么就些什么。
右:有些人早就提过,资本主义的效率,社会主义的理想,等等云云。其实,社 会主义提供的机会和理想,与资本主义市场之中的锻炼机会,的确对于我们 这些游走于书斋和办公室里的人,有着精神分裂的可能,但是却锻炼了手 笔。
左:左和右要握手言和吗?
我:你们不要和谈,否则我怎么办,我既没有右你在办公室里的训练,也没有在 学校里不知天高地厚的理想,只有一个懦弱的灵魂。我在跟随着你们的脚步 的时候,左看看,右瞧瞧,才会真正找到我自己的脚步。
左:其实我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左不过是纯粹化的表达。
右:而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有很多我哥的影子在里面。
我在审视自己的时候,试图把自己的观念理清楚,但是左与右的互搏,让我 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到最后那个是我真正的想法,我自己也很难说清楚。 不过,我必须承认,我自己在这种左右互搏中寻找到了乐趣。找到了一种自 我剖白的方法。

Read more...

鬼火

气也生了,架也吵了,人和人越来越冷。不知道父母那一代是如何走过的,两个人的磨合,需要时间,但能坚持走完一生的人,究竟有多少,我现在是心存疑虑。年轻人到人到中年,从心高气傲,到忍气吞声,没有什么可说的。这是我自己的心理,却仍然不能不说是有所缺憾。

知道归知道,但是自己却仍无力将这件事情,做的妥帖周到。不大的一件事,被折腾的鸡飞狗跳。有些时候,必须承认自己的无赖。什么事情都要较真的性格,什么都知道,但是咽不下这口气,就爆发了,把自己和对方搞得很受伤。
什么事情都要讲对错吗?不知道,但是对错,和自己的心,是不完全一样。情绪这东西,和理性这东西之间,也许并不矛盾,不过是场合上的差别。男与女之间,是情绪是理性,我自己对自己的套中人的生活也开始厌倦了。无论如何,我毕竟不是从一个套子,再跳入另一个套子中的人。
没有什么比这样烦心的了。这样的生活,我自己对自己不自信,也许有很多人说,你现在就像在黑巷子里行走,快走到头了,但却是最黑的时候。我却依然在想,一直在黑箱子里的人,为什么就这么笃定快到头了,一定能看到光明。为何不是光明无处不在,只是缺乏发现光明的眼睛。
这也许,是我自己的悲剧。看到自杀的博士生,我不免顾影自怜,四百块钱的理科博士,还免不了自杀,我这个二百五不到的文科博士不早该跳楼了吗?想想看,也不过是巷子论在作怪,有了光明的前景,眼前的黑算什么呢?爱人不要了,朋友不要了,工作不要了,只要能够忍过黑巷子,前途就是光明的。
这些话,未免听了不下几千遍,高考前是这样,考研前还是这样,或者就是这样的乌托邦,在支撑着这些在黑暗中摸索的男男女女,以至于无穷吧!美丽的故事,永远只能停留在幼年时期,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故事和谎言与忽悠是同义词。越美丽的谎言,越有市场,但越让人无所适从。死,能拯救那些地狱第一圈的居民吗?保有希望的人,和满怀信心的人,喜欢听故事的人,和一切都破灭的人。有我的影子,也有我的脚印,人生到了这个时候,没有欺骗,没有谎言,也没有了希望——被压在了潘多拉的盒子里。我剩下的生命,应该用什么来点燃?火焰,蓝色的,冷冷的,只有死人才能有的,鬼火。

Read more...

2009年4月8日星期三

大学教授的“房内术”

郑也夫这个名字,其实对于我并不陌生,至少他翻译的曼海姆的文化社会学我看过,但是印象最深的却是一段他的传闻。当年,社科院要评所谓院士,结果各个所长皆名列其中,作为曾经社会学所的一员,郑相当的不满意,表示比社会所的院士水平高。这也看得出,郑也夫其率真的一面了。
  但另一方面说,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怎么会暴得大名呢?而我在这里所说的“房内术”,是指登堂入室的方法,而不是男女之间的“房中术”,那是违禁产品,我的小博客可卖不起。言归正传,郑也夫在厌倦了研究生活后,走进了大学,在人大和北大教起书来,但不一样的是郑大教授教的是本科生,而且教的是写论文这样的事情。把这叫做房内术,也不为过吧!在书中,屡次提到读书要做笔记,但是说实在的,这句话我听了很多年了,却一直没有这个习惯。但是我想写博文,估计可以弥补我偷懒的恶果吧!
  因为我没有做抄书的习惯,所以这篇博文也就略显单薄,但是在我努力寻找下,我还是找到了喜欢做笔记的女孩,借来一抄。
  1、 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说,传统社会的精神领域里的特征是确信,而近代社会的特征是怀疑精神的崛起。怀疑精神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使怀疑者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悬置状态。多数人一生当中,总有一段时间,其精神处于悬置状态。青春期。那时其精神处于狂飙期,开始重新审视父辈的教导,认知视野因此而拓宽,得以吸收许多异质的营养。而当青春期过后,他将结束那种悬置状态,过上循规蹈矩的生活。
  这是郑教授解释自己与大学的缘分,就是大学生是青春期的悬置状态,自己是精神上的悬置状态,两者只有在大学这样一个氛围才能契合。不过这样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知识分子的不安分从哪里来,年轻人是荷尔蒙分泌问题,老年人岂不是脑垂体出了变故?言归正传,过去曾经听过句话,说的是年轻人没有血性是没有年轻过,老年人如果还这么狂的话,那就是为老不尊了。我想也许某些知识分子恰恰就是些为老不尊者,抑或是年轻人的鼓动者。但是,老人的规矩与年轻人的不守规矩,应该是学院的常态,现在却是年轻人太守规矩,而老年人却为老不尊不守规矩。这样的社会现象,其实更值得郑教授研究研究。
  2、 要做好一件事,最大的愿望就是强烈地想做好这件事。
  3、 读书的主攻方向,要以自己的兴趣为转移,符合兴趣的多读,认真读,不断扩展书目。
  4、 每个人在治学和读书上至少要有两个兴奋点。
  5、 在社会科学的殿堂里,社会学要求最慷慨的知识面。文史哲,所谓人文学科,是人类最古典、最古老的学问,是看家本事。
  6、 通过小说了解社会。
  既然是在用别人的读书笔记,那我只好顺着来,谁叫自己不动手努力呢?其实这一部分主要只说了一件事,就是学文科要兴趣广泛,要有自己的兴奋点,让自己能够把书读下去。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在书中郑教授分析了大学里学生不爱读书这个问题。而且现身说法,与自己当年读书岁月相比较起来,现代学生们是如何应该抓住机会,多读书读好书。但是,既然是社会学,也应该更加说理一些,而不是仅仅做些感性的比较才对。比如,当年读书可以上大学找好工作,这与现代读书不如打工挣钱的风气可以作比较嘛,何必做出一副现代学生不用功的脸孔,另外当年教授们教的还比较靠谱,和现代也就是郑也夫们的同事们大多教不靠谱的知识没有关系吗?在书中,郑也夫还论证了半天无用之学,无用之学与学生们不读书之间的关系,为何郑教授不研究一番呢?解释是苍白的,而所有的学术研究不也都是如同郑教授所言,不过是个解释而已吗?
  7、 笔记有两种:一种是读书笔记,一种是观察生活的笔记。就是你从生活当中产生的一些 感悟,发现一些道理,你就把它记下来。这二者还有一个互相的印证。两个笔记互相印 证,能促使你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8、 要多交流,多讲,要互相卖弄学问。卖弄也是一种刺激,增加学习的动力。
  9、 我要强调的是可以从周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敏 感,要去领受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好多小情节的刺激和启示,不让它轻易溜走。最廉 价、最大量的资源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10、 大家可以试着写一点社会杂文。如果你迫使自己开始这样的习作,你也就迫使自己去思 考了。
  11、 写作是每一周都要进行的事情。
  12、 写作可以迫使你睁大眼睛去发现问题,同时帮助你梳理自己的思路,作更深入的思考。
  13、 大思想家没有割裂思想与生活。写作是要有冲动的。
  14、 对于学者来说,学术研究应该成为他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他的工作。
  15、 支撑学者成功的是两个动力,一个是知识与智力上的纯正的好奇心,另一个是对社会公 正的关怀。
  我私下认为,这部分应该是郑教授书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这也是对所有文科生的针砭。努力读书应该与努力思考结合起来,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写文章了。郑教授强调写文章可以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写读书笔记,另一个就是把眼前的社会事件用笔记录下来。这两种方式,恰恰使我们在校学生能够做的到的训练,郑教授这么提出来,说实在的真实煞费苦心。我还要提出一点的是,好的文章是训练出来的,在这里郑教授举了个例子就是文章还是新闻系写的成熟。不断地写作,对于文章的成熟是有莫大的好处,但是说实在的文科生写的文章现在还真是很难看,至少缺乏文字训练是跑不了的。另外,我仍然不能同意郑教授的是对于学者工作的定义,把人圈禁在读书研究这样的藩篱里,对于一个正常人格的建立,是不是真是必由之路,我是心存疑虑的,至少我认为书呆子根本没有理解这个纷纭复杂的现实与历史的能力,因此只好出现现代这样幼稚的学术文章。
  16、 统计是及时帮助我们去发现的,不是仅仅帮助我们作表述的。
  17、 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它更重要。
  18、 作经验研究 ,不做理论题目。
  19、 不做批判,不谈应该,努力发现。
  20、 赢得机会不外靠两点:一是利用你的关系;一个是打“遭遇战”。干我们这一行,尤其矢 志今后还要作下去的人,要培育出一种职业癖好,能够感知、洞察到你所关心的那些材 料在哪儿,千方百计地通过访谈将它搞出来,经常注意把耳朵竖起来。
  21、 学会聊天是一个你可以受用无穷的本事,不光在职业的访谈中会受益,实际生活中也可 以受益。
  22、 从三个方向搜索文献:第一个方向是作者的名字,很可能关于这个题目他不止写过一部 著作。第二个方向是追踪这一类别,就是进入索书号指示的那个类别。第三个方向是, 查找与这个书名相类似的书籍,按照关键词来搜索。参考书目也是个好办法。
  23、 重视刊物、辞书、年鉴。
  最后一部分就是压箱底的秘笈了,如何才能做好社会学,更重法宝是不可少的,调查、访谈(聊天)、查资料、查年鉴,反正所有的方法都是一个目的——材料。我觉得这还是有些浅了,根据我的经验,所有的材料是需要自己来收集,但是就如书中举了一个事例,说郑教授有一个学生的舅舅是监狱里的,所以搞了些别人看不到的材料,结果文章就很好看了。这就是说,很多材料其实是需要关系搞到的,其实方法岂止教授说的那几条呢?不过关键问题,教授也谈到了,关键是你要对你做的感兴趣,才会主动寻找相关的材料。但是问一下自己吧,什么才是你真正关心和愿意花大力气去寻找和想去写作的题目呢?
  我写到这里,不免有些不安,这些就是我读书的体验吗,应该说不完全是,这与读完书之后,心情非常的激动是非常不一样的,但是这毕竟算是郑教授指导下的读书实践了吧!进屋没有,我并不知道,但是如何进屋子,其实并不在说,而是看如何去做,我准备好了没有?

Read more...

2009年4月5日星期日

转型时代的自由隐忧

目前,美国次级债引发金融问题,已经扩大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不仅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停滞,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之下,对危机及危机原因的探讨成为社会各界所关心的话题。然而,我们发现,现有诸多对金融危机进行深度阐释的理论,均把自由经济——尤其是无法遏制的金融资本扩张——作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而缺乏对金融资本扩张背后的深层原因的剖析,特别是世界从前工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发展悖论,更没有深刻的认识,本文拟从近代一本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入手,从另一个角度来剖析自由市场经济的现象与本质,并从中寻求新的智慧,以资对现阶段的中国社会转型提供参考。

一、《通往奴隶之路》与《大转型》

在二战结束前夕,两部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问世,一部是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另一部则是波兰尼的《大转型》,这两部书对于二次大战后西方世界对自由世界的重建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能源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后,哈耶克的影响立刻随着英美两国重新开始对自由市场的重建而大放异彩,成为冷战结束后原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理论来源。1994年,中国社科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德国学者哈耶克的《通往奴隶之路》,书中所描绘的集体主义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与“社会主义意味着奴隶制”等尖锐批判,给中国学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十多年之后的今天,经过国内经济学界对哈耶克、布坎南和弗里德曼等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知识普及,国人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概念早已不再陌生。并且,伴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市场理论,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并被大众所接受。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自由市场经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潮流,但同时,我们却在另一方面感受到自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压力。事实上,在国内经济改革过程中,也经历了重重磨难,历尽险阻,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层层质疑。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经济发展中必然会产生的现象。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改革似乎也面临着历史性的转折。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对世界从前工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一个短暂的回顾,不仅是对于当下金融危机的反思,更是对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进行的思考,《大转型》恰逢此时进入的人们的视野之中。

作为自由主义的批评者,波兰尼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对自由主义经济的崛起所造成的社会转型及其造成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大转型》体现出他对自由市场经济下不可避免或不能为自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克服的弊病的深刻洞察。波兰尼坚定地表示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信仰者,但他与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又有所不同,对于他的批判,值得我们这个正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方大国所深思。

二、西方经济学家对《大转型》的重视

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所论述的主题——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泛滥的自由主义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对此,西方很多经济学家已经重新开始注意到波兰尼的贡献,分别从各个角度进行评述。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著名学者弗雷德·布洛克。

斯提格利茨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为新版《大转型》写下前言,在前言中,他对波兰尼的贡献总结到:

他的中心主题包括:自发调节的市场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它们的缺陷——不仅仅就它们的内在运转而言,也包括它们的后果(如,对穷人造成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政府干预成为必需;以及,所产生的这些后果是否严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迁的速度。波兰尼的分析清楚地表明,广泛流行的渗透经济的教义——即包括穷人在内的人都会从增长中受益——得不到历史事实的支持。他还廓清了各种意识形态与特殊利益之间的相互关联:自由市场的意识形态是如何成为新工业利益的婢女的,而这些利益又是如何对这种意识形态加以选择利用的——当他们的利益有所要求时,他们会照样要求政府干预。

对于这样的评论,很容易在现实中找到证明。日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当代人又记起大萧条的教训:自发调节的市场并不总是像它的鼓吹者希望我们相信的那样起作用。由于对自发调节市场的盲目信任,使人们放松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从而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恶果。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大的工业企业,却纷纷转而要求政府对其进行援助。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向市场供血,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这样历历在目的事实告诉我们,斯蒂格利茨或者说波兰尼的深刻洞察,穿透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而深埋在这本描述欧洲从前工业化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书之中了。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布洛克学者,则通过对“嵌入”这个概念的分析,对于波兰尼自由市场看法做出了总结:

波兰尼的论证起始于对下面这一点的强调,即知道当下为止,现代经济思想的整个传统都奠基于这样一种概念——经济是一个由相互连锁的市场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能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即使是在经济学家承认市场体系有时需要政府来克服市场失败时,他们还是依赖于把经济视为经由有机整合的市场组成的均衡体系的概念。波兰尼的意图在于表明,这个概念与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的现实的差距是多么的大。他坚持认为,在19世纪以前,人类经济一直都是嵌入社会之中。而经常有人错误的认为,波兰尼的意思是说,随着资本主义在19世纪的兴起,经济已经成功地脱嵌于社会,并开始支配社会。这种误读模糊了波兰尼的论点,实际上他虽然曾经说过古典经济学家们希望创造一个经济已经有效地脱嵌的社会,而且他们鼓励政治家们去追求这样的目标。但是,他坚持认为这些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不曾也不可能达成这样的目标。

波兰尼认为想要创造一个完全自发调节的市场社会,就必须把人类和自然环境转变成完全的商品,而这势必会造成社会与自然的毁灭。对此波兰尼做出了精湛的论证。对波兰尼而言,商品就是那些为了在市场上出卖而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据这个定义,土地、劳动力和货币都是虚拟商品,因为他们最初生产出来并非用在市场上出售的。劳动力不过是人类的行为,土地是被细分的自然,而现代社会中货币与信用的供给必然会是政府的政策创造的。现代经济始于假设这些虚拟商品会像真是商品那样起作用,但波兰尼坚持认为这种手法会产生致命的后果。因为这意味着经济理论的建立基于一个谎言,而这个谎言恰恰使人类社会处于危险之中。

波兰尼的论证有两个层面。第一层是一项道德论证:认为把自然和人类当成物品且其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这明显是错误的。这种想法亵渎了数百年来统治着社会的那些原则;自然与人的生命几乎一直都被认为有其神圣的一面。这一神圣的维度与将劳动力与自然从属于市场这种做法之间是不可调和的。波兰尼拒绝将自然当作商品来对待,这预示了当代环保主义者的许多主张。

波兰尼论证的第二个层面集中于国家在经济中的角色。即使经济被假定为自发调节,国家也必须持续地调整货币和信用的供给,以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双重危险。同样地,国家还要通过在失业期间提供救济,通过教育和培训未来的工人,通过试图影响人口流动等措施来管理不断变换的雇佣需求。在土地方面,政府已经通过使农民免于波动不定的收成和价格的压力而努力维持粮食连续生产。在城市地区,政府通过环境和土地使用法规来管理现有土地的使用。简而言之,管理各种虚拟商品的角色使国家置身于三种重要的市场之中,维持市场自由主义关于国家“外在于”经济的观点已经完全不可能。

“嵌入”这个词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即经济并非像经济理论中所说的那样是自足的,而是从属于政治、宗教和社会关系的。而古典经济学家所努力颠覆的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观念,他们的自发调节的市场体系要求社会从属于市场的逻辑。波兰尼在书中写道;“终极而言,这正是由市场控制经济体系会对整个社会组织产生致命后果的原因所在;它意味着要让社会的运转从属于市场,与经济嵌入社会关系相反,社会关系被嵌入经济体系当中。”这样的所造成的恶果,其实就是波兰尼反对市场经济脱嵌的原因。

上述两位经济学家对《大转型》著作的思考,都大体真实地反映出波兰尼的思想。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两位经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在了波兰尼对于自由市场理论的批判上——这当然是事实,正是因为两位经济学家所处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大体完成了从前工业社会向自由市场国家的转变,因此波兰尼的分析就格外引人注意。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已经在二十世纪后半叶,造成了多次的金融、经济危机,这些危机的爆发,无疑正是对波兰尼的自由市场理论批判最有力的证明。经济学家从这一角度来分析波兰尼的大转型理论,无疑是深有感触而深刻的。

然而,对于正处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国家而言,对自由市场理论的批判就显得不合时宜了。而波兰尼关于西欧社会转型的分析,即是如何建立起一套与西方社会相近或者一致的现代社会,恰是这些国家所急需的。

三、《大转型》与中国现代经济

值得大家关注的是,我国正是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国家。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去年年底,我国在经济发展的总量上,可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但由于国土面积浩大,人口众多,特别是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大部分,在总体而言,我国仍是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这样造成了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即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我国已经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仍是发展中国家,在农村中从事农业——或者自然产业的人口,仍占据着这个国家的人口比例的大部分。当东部以及南部的很多城市和地区,已经正在开始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变的同时,西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仍然处在以农业为主的前工业社会。

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所分析的所有社会现象,基本上都可以在经济发展中找到相应的范例。现实与波兰尼的著作不同的是,它更加的真实和更加的残酷。而另一方面,似乎所有的污染、剥削和欺诈,又都是社会转型中所要支付的必要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下的合理现象,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变成了对于社会发展的障碍。政府极力在保证着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又不得不开始限制由这样自发经济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在《大转型》中,波兰尼提出了“经济只是社会的一个功能,从属于社会”的观点,他认为经济自由主义所主张建立的自发调节的市场体系必然要求社会从属于经济,这又必然导致市场体系的缺陷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危险。

我国的改革其实就是面对着相同的问题,是经济从属与社会,还是社会从属与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经济与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最先开始的是经济模式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变革。在改革三十年后,我们很容易就看到了这一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场改革始于三十年前小岗村农民的包产到户。从对传统体制的破冰那一日起,这整个社会就已经卷入到大转型的过程中了。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中,社会各个阶层都在其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因而国家的政策得到了大范围的拥护。但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社会各阶层开始在利益问题上出现分化,城乡差别与城镇中收入差别进一步拉大,都使得各方面对于改革的分歧日益尖锐,经济利益的角逐日益激烈。在新世纪后,国家并未停下改革的步伐,反而进一步向纵深进行改革。但是,在社会阶层斗争日益复杂的环境下,每一步都步履维艰。如何理顺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是下一步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知识分子们的立场不近相同,但对于祖国的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却是相同的。因此,我更加期望的是,知识分子们能够放下争论,正视我国现在所处复杂的现实环境,在国家如何完成由前工业化国家向现代社会的大转型这个问题上,献计献策,在行动上帮助政府完成整个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

Read more...